1722023年3月(下)/总第329期资产管理1引言事业单位是不参与生产经营,属于公益服务类别,是以保障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服务于广大群众,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机构,因此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由国家财政资金统一划拨的。现阶段随着事业单位的全面深化改革,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要求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提升资产使用的适宜性,预防国有资产的流失和闲置。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政策的落实,对资产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管理国有资产的难度也在不断扩大,一些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工作使用中的不规范、考核监管不力等问题都显现出来了。基于这种形势,应把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作为长期工作目标,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促进国有资产使用的高效化,增强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的建设,创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能,保证国有资产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发挥稳定性和保障性的作用。2事业单位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新政府财务制度的不断改革,强调了事业单位进行国有资产全面深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国有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反映的事业单位的履职效果,国有资产进行全方位科学的管理,有助于提升资产的使用价值,发挥资产的保值功能,保障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了制度支撑,能够使事业单位从源头上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使事业单位管理者积极思考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漏洞,科学划分工作职责,完善资产的管理流程,避免资产的浪费和重复购置,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第二,通过国有资产管理的进一步强化和落实,能够使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对单位的资产情况有全面的掌握,实行资金的统筹安排,对一些功能相同,使用率不高,不能得到合理利用无法发挥其价值的闲置资产,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可以进行公开拍卖,从宏观上调配资产,做到科学合理地优化资产结构,尽量做到物尽其用,实现资产的价值最大化,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第三,明确管理人的职责和权限,落实监督管控责任,牢固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通过学习国有资产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拓宽办事的渠道,改进资产的采购、登记、使用、报废等工作流程,环环相扣,实现闭环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定期清查、盘点,防范利用国有资产滋生的腐败等现象,避免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不珍惜、不重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措施可以不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