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点思考平新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作者简介:平新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摘要: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改革国有企业。二是以标准化入手推进制度型开放。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合作方面,更全面地参与国际市场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方面的制定。建立中国特色标准化制度,发挥中国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制度建设,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学研联动的国际化标准工作机制,对于一些具有灵活性的标准设立要考虑中国特色。三是统筹要素流动型开放与制度型开放,全面提升我国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决定过程中的谈判能力与地位。推进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制度型开放,提高中国货物贸易的国际影响力和定价权。大力培养精通国际经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方面业务的人才。从区域性的贸易协定和金融合作协定制度建设做起,在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领域建设反映中国优秀文化、包含中国经济发展理念、与人类优秀文化共融的人类经济共同体制度。关键词: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标准市场体系;企业家;制度型开放中图分类号:F1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23)03-0001-07DOI:10.16528/j.cnki.22-1054/f.20230300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1]这里涉及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制度层面上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向更高水平方向构建?二是作为前者的一个子系统、一个单元,市场体系应达到什么样的高标准?实际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就已提出,是“十四五”规划确立的重要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作出的重要创新。将这两个目标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我们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关重要。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1]我们要在进一步对外开放过程中加强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不断提高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标准。因此,本文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