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2023.1.(总第168期)我来谈谈我的创作心路,这是金进教授给我的命题作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获得《十月》文学奖,被评选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2020年出版的历史文化散文《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得到几十位专家学者的好评。著名评论家陈思和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认为这是海外华文文学的新突破和新标杆,并推荐为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在上海和三亚的一年多里,我连续写了十几篇与中国历史有关的纪实文学。回想纽约疫情暴发的日子,鼓舞我的依然是文学的力量。我要抓住黑暗隧道尽头的一束光,把它捧在心上。我开始了二战跳岛战役探险录的书写。这是用电脑,更是用我的双脚和心灵在书写。所以我刚才听了陈河讲的,他也是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到《亲吻世界》[美]周励作者简介:美国华人作家,代表作有《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等。同时活动。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不同的人好像又都是同时存在的,没有一个时间前后。在这样一种思考状态下,我觉得他们是同时的,甚至时间的前后都可以置换。这个时候我就想怎么样写出一个作品来。台湾有个作家叫骆以军,可能很多人熟悉,是一个60后,比我年轻,有一段时间很活跃。他有一本书叫《西夏旅馆》,很有名。有一回他在一个访谈中说,自己有一回在深夜马来西亚的街头,看见许多卖春的内地女子,成群结队。他说每一个姑娘看起来都可以当模特,非常漂亮。他用了一句话,她们像深海里吃腐烂物的漂亮萤光虫一样,在街头跑来跑去。骆以军说当时自己的幻觉,好像她们是百年前下南洋的女子。卡尔维诺好像有本书叫《我们的祖先》,这句话放在这里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通过一个和骆以军熟悉的朋友那里找到了这个访谈。我被他的这种时间处理方法所打动。他还有一句话:“你在这个时间旅途中,很像隔着一层厚玻璃在看玻璃另一端的人们。他们活生生地活着,可是你看他们却像默片,或是你其实很像在他人的梦境中游走。”这话很对我内心对于历史的处理方法。当你抓住历史中一个闪光的碎片,你用你的心力去注视它,那么这个历史碎片就会像宝石一样发出光辉来。那时间在某种意义上会打开通道,自由流动起来。所以我在写作的中间,以天空之镜作为背景,把1850年代的华工,1990年代奇诺等革命者,还有2010年代世界上到处扩展的中国人,这三个时代,看他们就像看夜空中的星星,虽然有远有近,但是我们看起来可能也只是亮度不同,不知道它们的距离,也感觉不到距离。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