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探讨JOURNALISMTIDE新闻潮作者简介陆雁,《广西科学》编辑部和《广西科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编辑部副主任;刘飞,广西科学院工程师;黎贞崇,《广西科学》编辑部和《广西科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编辑部主任基金项目广西科协“2021年科技期刊示范与水平提升”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陆雁①②刘飞③黎贞崇①②(①广西,《广西科学》编辑部;②广西,《广西科学院学报》编辑部;③广西,广西科学院)学科集中度不是一个学术名词,而是核心期刊评价和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学术期刊的信息量集中度遵从80/20法则,大量学科论文及其被引用量集中在少数期刊上。如何找出各学科中利用率高、影响力较大的学科核心期刊,是期刊评价工作者追寻和探索的课题。本文所提出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包括大综合类学术期刊,如《广西科学》《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也包括小综合学术期刊,如《中国临床新医学》《中国分子生物学与化学学报》。与专业性学术期刊评价不同,综合性学术期刊游离在专业性学术期刊之外,既不好单纯地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的学科影响力相比较,也不能抛弃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特色。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相比,两者之间的表现差别较大,如不作评价比较,核心期刊评价的公正性将受到质疑。综合性学术期刊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期刊出版界关注的问题。国内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对提升办刊质量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例如,罗雯瑶等提出了学科建设与学术期刊协同发展的对策[1],但仅以教育期刊为例;马昕和陈建中提出期刊要引领学科发展的任务[2,3];汪新红只是分析学术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学科差异性[4];张芙蓉、刘茜、原祖杰等仅仅从一流学科和高校学术期刊的角度提出办法[5-7];王文军提出分学科评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路径[8];杨光宗提出以学报为主体的高校学术期刊旨在为学科建设服务[9];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学科建设和期刊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互动的、共生的[10-15];张业安提出了依托学科建设拓展办刊资源,依托学科组织、平台提升期刊专业化水平[16]。但这些学者并没有从学科集中度的角度提出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的策略。本文从学科集中性的角度,对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式进行探索,在对学科集中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办刊策略。一、学科集中度的来由讨论学科集中度离不开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方法。中文核心期刊的评价采取分学科、多指标综合评价;定量评价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