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Information]书名=11590136_文史哲研究丛刊_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_作者:王永平著_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作者=页数=402SS号=DX号=出版日期=出版社=封面书名版权前言目录论孙权父子之“轻脱”——从一个侧面看孙吴政权之性质一、问题的提出二、孙吴统治者之阶级出身考析三、孙氏不重儒学与礼制四、孙氏婚姻之“不计行辈”与“因爱登后”五、孙氏之好驰猎、喜滑稽与酗酒六、孙吴政权与儒学世族阶层之间的政治冲突论孙权与儒学朝臣间政治观念的分歧及其斗争一、问题的提出二、孙权之崇尚法术及其与儒学朝臣的思想分歧三、孙权对儒学朝臣代表人物的排斥与镇压孙吴后期皇权的运作及其与儒学士大夫之间的冲突——以孙晧强化皇权及其与士大夫的斗争为中心一、孙亮、孙休时期的孙吴宗室政治及其斗争二、孙晧时期孙吴皇权的强化及其与儒学朝臣冲突的加剧孙权“报聘辽东”及其与朝臣之冲突考论——兼论孙权的统一愿望及其实践一、嘉禾二年孙权“报聘辽东”及朝臣的抗议二、孙权“报聘辽东”之潜在动机及其与朝臣斗争之性质孙吴之吕壹事件及其性质考论一、引言:吕壹被诛与孙权罪己二、吕壹兴造之冤狱及儒学朝臣的抗议三、孙吴之“校事”制度及其实质孙权立嗣问题考论——从一个侧面看孙权与世家大族的斗争一、太子孙登“常有欲让之心”:一个潜在的政治危机二、“二宫构争”: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争三、“二宫构争”中两派的主要成员及其倾轧四、对“二宫构争”性质的辨析附:论孙权太子孙登与世族朝臣之关系及其政治境遇——对孙吴时期一段隐晦不明的史实的考析一、孙登与儒学士大夫的交往及其“德兼于能”的表现二、孙登之“常有欲让之心”及其深层原因考析张昭政治地位的变迁及其与孙权冲突的原因一、张昭在孙吴政权草创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与地位二、张昭与孙权在对待曹操及孙吴军事战略问题上的分歧三、张昭之不得为相及其政治地位的进一步下降四、余论:张昭性格的文化意蕴及其对孙吴学术文化的贡献附:孙坚吴夫人事迹考一、吴夫人救护江东名士,减轻孙氏兄弟与江东大族的冲突二、孙权临政之初,吴夫人“助治军国,甚有补益”三、吴夫人在有关是否纳质曹操问题决策中的作用顾雍论——兼及吴郡顾氏家风的形成与特质一、顾雍为相之原因及其意义二、谨言慎行与刚柔相济:顾雍的为政作风与实践三、顾雍在吴郡顾氏门风传承中的作用陆逊与孙权之关系及其政治悲剧之原因考论一、陆逊为将之深层政治原因与意义二、陆逊与孙权之间政治观念的差异及其冲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