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月刊2023年第4期·读史札记·不可撤销的修正案:内战前夕美国国会制定的《科文宪法修正案》代素娟美国内战爆发前夕,面对下南部蓄奴州脱离联邦造成的联邦分裂危机,在妥协派国会议员的呼吁下,第36届国会第2次会议闭幕前一周,联邦国会匆忙通过了第十三条宪法修正案,承诺永久维护蓄奴州的奴隶制。该条修正案规定:禁止未来制定任何宪法修正案授权国会废除或干涉各州的内部制度,包括奴隶制度[《国会议事录,第36届国会第2次会议》(CONG.GLOBE,36THCONG.,2DSESS),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国会议事录办公室1861年版,第1236页]。这种规定意味着这条修正案永远不得撤销。因该修正案由俄亥俄州众议员托马斯·科文(ThomasCorwin)提出,故也称《科文宪法修正案》。由于“不可撤销”的修宪内容违背美国宪法精神,加上美国内战爆发使奴隶制成为众矢之的,该宪法修正案并没有得到法定多数州的批准,因此未能生效。不过,联邦国会能通过这样一条宪法修正案,还是反映了内战前夕多数国会议员寻求战争之外的其他方法解决国家危机的愿望和政治策略,具有政治合理性。由于《科文宪法修正案》最终未能生效,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并不多。美国学者大卫·科里肯定它是内战时期联邦国会开展的重要立法努力[大卫·科里:“内战国会”(DavidP.Currie,“TheCivilWarCongress”,《芝加哥大学法律评论》(TheUniversityofChicagoLawReview)第73卷第4期(2006年秋),第1131~1226页]。布莱恩特·A.克里斯托夫在细述1861年参议员辩论的基础上,从每届国会拥有相同立法权的角度,总结了科文修正案失败的法律根源[布莱恩特·A.克里斯托夫:“终止时刻:拥护奴隶制和不可撤销的第十三条修正案”(Bryant,A.Christopher,“StoppingTime:ThePro-slaveryand‘Irrevocable’ThirteenthAmendment”),《哈弗法律与公共政策杂志》(HawardTournalofLawandPublicPolicy)第26卷第63期(2003年秋),第501~549页]。国内学者在提到科文修正案时只是一笔带过,未及深究。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科文宪法修正案》制定的因缘本末,研析美国国会制定这条不可撤销宪法修正案的违宪性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