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司就是朝廷.pdf
下载文档

ID:2358145

大小:4.57MB

页数:27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公司 就是 朝廷
历 史醒 思 明 神001 第一章 个人上位蒋介石上位:股权乱局里火中取栗 /002“后来者”司马懿的 MBO 之道:两度布局“富二代”/024 第二章 领导风格崇祯之败:不断试错斫伤人才,走马灯似的让 50 高管下岗 042司马昭何以冒险用钟会:兵行险棋,上下同欲者胜 /050项羽之败:一己之力独扛天下,创业团队分崩离析 /057平原君之败:刚愎自用盲目不识才,错位的选才“布袋子”/066 第三章 利益制衡利益博弈与制衡:组织变革对症下药,谁是“与治天下者”/074 公司就是朝廷目 录/CONTENTS序 /001002王莽之败:从利益平衡木跌落的理想主义改革者 /080妥协与制衡的平衡点:刘秀如何与豺狼共天下 /090商鞅之败:侵害组织内各利益集团,激进变革者的毁灭之路 /103李斯之败:皇权相权(老板与经理人)之争,深陷皇二代接班泥潭 /112崔浩之败:两大集团利益失衡,明星司徒高空失足 /120韩信之败:股肱干将难成心腹大臣,创业元老黯然出局 /129 张居正之败:一个体制外“越轨”经理人的原罪 /137 第四章 组织异化宋代组织膨胀之惑:一家越瘦身越发福的公司 /148 魏晋南北朝“世家政治”:大企业病的前世今生 /169 淝水之殇:一家无视整合、盲目扩张的巨无霸公司之死 /186明万历“掣签法”:组织选拔机制异化的最后补丁 /201西晋之败:接班人危机导致高层内斗、底层反水 /209 第五章 分权集权“分封”VS“郡县”:公司组织的集权与分权 /238公司组织的中枢掌控:该不该分权,如何分权 /245生杀予夺 下放不得:分权模式下中枢必须掌控的关键 /252众建诸侯 VS 权力集中:公司股权分割的“黄金比例”/259编后记 /266001一、历史中的寓言知古方能观今,无古不成今。举凡格物之学,若没有一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治学精神,很难一窥“致知”的堂奥。世间学问大抵如此,小至一技如医方、历法、美术,大者若政治、经济、宗教的演化,总有一种缘起的法则来贯穿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比如西洋的文官制度,为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所效仿,再辗转于现代中国,被重新发扬光大。但文官制度并非舶来品,其源头肇始于中国隋朝的科举选拔制度,再由传教士们带回欧洲,由英国人在 1870年作为现代政治制度的设计基础,此后成为全球各国现代政府的核心组织形态和手段。从科举制到现代文官制度,回转之间,几多落花又逢春!政治领域如此,经济领域也不例外。在哈耶克致凯恩斯的一封信中,他对国家主义下的大政府主宰一切的现状充满忧虑,反复强调自由市场的价值。而在中国最早的经济学著作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对政府管制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则有着如下精彩的描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矣故善(治国)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能够轻易发现:司马迁与哈耶克只是在用不同的符号表达同样的逻辑。序002近代欧洲发轫于重商主义,鼓吹自由市场经济,催生出全球化的浪潮。西汉崇尚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以“与民生息”的国策,开辟出“文景之治”的盛世;而邓公自 1978 年起倡导改革开放,同样缔造了一个超过 30 年的黄金时代。一古一今,殊途同归。从中我们能够轻易看到这些跨越历史的伟大交集。今人首重西学,但多从器物与工具层面着手,鲜有能在根子处下工夫。须知,希腊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和希伯来文化中的基督信仰,才是西方人的立根处。前者衍化出民主与科学,后者则维系着道德与文明。古典斯多葛学派最伟大的哲学家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在其不朽巨著沉思录中表达出的治国之术和自省之道,与儒家经典大学中“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思想,同样有惊人的一致性。这些当然是历史,但历史也能够穿透现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所有当代史也必然会成为历史。这是历史的可贵之处,也是此书的可贵之处。二、成书之时节因缘这本书的主编吕卓,是我的同事,是一位有着经济学知识背景的新闻编辑。这部充满趣味和故事性的书之所以能成书,与她的勤奋和坚持分不开。对南方都市报的“公司社会”版面,吕卓倾注了太多的热情和智慧。虽然这个日报版面一个一周只出一期,但是吕卓君能下大工夫。她遍访出版界和网络江湖,海中寻宝,寻得了陶短房、江上苇、赵王、范军、王正伦这五位风格各异、才识过人的一流历史学好手,让他们从组织治理的角度探讨王朝兴衰这几位作者的文章,或激越,或谐趣,观点鲜明,逻辑严谨,对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群体003有借鉴意义。这些佳作对历史的阐述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解读。作为吕卓的同事,我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够第一时间在报纸的大样上读到这些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短篇,而这时,又大多是下午向晚时分,一杯清茶,一段历史钩沉,让人既悠然自得,又思绪万千。有时遇到特别的选题,其内容正史中没有记载,或近代史中还来不及整理,故事精彩,但偏偏一个版面说不完,需要等到下个星期才能看到连载,便让人有一种久违的翘首以盼的感觉。吕卓委托我写序,我也借此表达一下“偶得所学”的感谢之情!古人认为,君子当“相尚以道”。道不行久矣,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大家还能够“相尚以学”,同样是一件令人欢欣的妙事。种种阅读的妙处,都浓缩在这一册中,相信有缘的读者会慢慢体会到其中的真味。最后,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除了吕卓对历史和经济学的跨界把握外,还要特别感谢冯启若对版面和选题的指导。同时,黄常开和曹轲两位老总的鼓励和支持,也使采编团队能发挥所长,成就佳作,在此一并致谢!张自春2011 年 10 月 31 日001 第一章 个人上位/蒋介石上位:股权乱局里火中取栗“后来者”司马懿的 MBO 之道:两度布局“富二代”公司就是朝廷002导读:蒋介石上位 文/江上苇股权乱局里火中取栗孙中山病逝后,国民党内骤然出现权力真空。起而继承其地位、事业者,根本不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24 人的名单里,而是一个离董事会差着十万八千里的培训部经理。蒋介石在国民党党内山头纠纷中崛起,借“北伐”恶意并购案,操纵定向增发,最终颠覆董事会,再到“中原大战”时以持股分红为诱饵,大肆挖对手的墙脚,最终将对手一一击败。8 年间,蒋介石在各个山头的股权夹缝中游走,最终登上权力巅峰。003第一章 个人上位第一节培训经理如何掌控董事会:股权分散制企业的山头博弈1925 年 3 月 12 日,总理孙中山病逝于北京旅次,国民党核心团队一时群龙无首。刚因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治纲领而略见起色的南方革命事业,顿时陷入困境。由于孙中山生前并未指定或刻意培养继承人,国民党党内又长期政出多门,面对突然出现的权力真空,国民党竟找不出一个可以立刻填补空缺之人。革命大本营广州,一时因权力之争闹得满城风雨。当时的情形,颇似东汉末年袁绍身后之河北。按照国民党的组织体系,次总理孙中山一等者,当为中央执行委员。按照 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排名,中央执行委员依次为胡汉民、汪精卫、张静江、廖仲恺、李烈钧、居正、戴季陶、林森、柏文蔚、丁惟汾、石瑛、邹鲁、谭延闿、覃振、谭平山、石青阳、熊克武、李大钊、恩克巴图、王法勤、于右任、杨希闵、叶楚伧、于树德这 24 人。按理说,孙中山的继承人也应从这个德高望重的班底里产生。不过当历史的浮云散去、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起而继承孙中山之地位和事业者,却压根儿就不在这个班底名单里。这个陡然崛起的幸运儿,就是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一个离集团董事会十万八千里的培训部经理。在他前面,不但有 24 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还有多达 17 个的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即便划去几个显而易见的“统战”名额不算,他离核心层也还隔得远呢!004公司就是朝廷孙中山时代的尴尬排名尽管御用文人在此后的岁月里杜撰了无数亲密无间或刻意栽培的故事,企图证明孙中山对蒋介石的栽培是“蓄谋已久”的,但我们所能看到的历史事实却是:与其说刻意栽培,毋宁说是孙中山身后的国民党内的山头纠纷对蒋校长的上位帮了大忙。我们先看看孙中山生前,蒋校长在国民党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在孙系武将班子里,蒋校长的军事地位不但长期屈居于陈炯明(广东海丰人)和许崇智(广东惠州人,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出身)两大军事巨头之下,甚至还不如邓铿(广东惠阳人)、梁鸿楷(广东新兴人)、吴铁城(广东香山人,明治大学习法律专业出身)等粤系实力派。当时,蒋介石不过是为人做嫁衣的粤军参谋长而已。就这,还是靠老大哥许崇智的格外提携。而论到校长的政治排名,就更加难以启齿了。在 1924 年 1 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这位自称从清末就跟随孙中山的“老革命”,政治地位甚至还不如他未来的死对头毛泽东毛泽东当时已晋升为国民党“一大”中央执行委员候补委员,代宣传部长,而蒋介石却连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的大名单都挤不进去。如此一位日后“一统江湖”的“老革命”,在孙中山时代咋就死活挤不进核心层呢?说来全得怨老广东们的地方山头观念太重。就孙中山时代的文武两套班底来看,政治上的“四大金刚”依次为胡汉民、汪精卫、张静江和廖仲恺(依照国民党“一大”中央执行委员排名),其中三个老广东(胡汉民、汪精卫为番禺人,廖仲恺为惠州人,三人均为留学日本出身),一个浙江佬(张静江曾在经济上对孙中山予以大力接济);而以粤军为基干的孙系军事主官,则无一例外全为老广东。也即是说,孙董事长的军政班底全以广东籍、留学日本出身者为核心,大有曾国藩“且尽用屋门口周围十余里人”之遗意。所以蒋介石尽管精明能干,无奈籍贯实在不帮忙,更缺一段海外从龙的过硬经历。要按“统战”关系照顾一下吧,他对国民党来说,005第一章 个人上位算是“自家人”;要论“山头”背景吧,在有海外从龙经历的老广东们看来,他又全然是个外人。所以尽管蒋校长不乏野心和能力,但终究只能凭着老大哥陈其美壮烈牺牲之余荫,以及另两位拜把兄弟许崇智和张静江的大力扶掖,勉强挤到孙系骨干的外围。那么蒋校长又是靠何种机缘,在孙中山身后得以迅速跨越前面的41 位大佬,进而将北伐前的广东省军政大权揽入怀中呢?无他,全赖老广东汪精卫苦心栽培,引狼自噬耳。从胡汉民、汪精卫斗法中寻隙崛起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群龙无首,新的权力博弈展开。按照国民党“一大”的政治排名,胡汉民为首,汪精卫居次。两人在国民党内属政治元老,资历不相上下。尽管私交尚可,但最高权力之争从来都是没有人情味可言的。孙中山身后的国民党内讧风潮,由此两人引发。相对于满口广东土腔、将“三民主义,吾党所宗”读如“三味煮鸡,萝卜大葱”的胡汉民,风度翩翩,能言善辩,且又有清末孤身刺杀摄政王之英雄壮举的汪精卫,在权力斗争中暂时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但在乱世中玩政治必须以军事实力做后盾,若无军权的支持,政治胜利就与镜花水月无异。鉴于此,双方都竭力寻求党内军事大佬的支持。当时国民党家底还不够丰实,除去为解决吃饭问题而勉强附从的滇、湘各军外,真正由国民党人掌握的仅有两大军事流派,其一是熊克武的川军,另一支则是许崇智的粤军。熊克武部原活动于四川,自辛亥以来身经百战,在国民党的军事实力派中资格最老。1923 年年底该部因在四川内战中失败,被迫离川,辗转于湘西。1924 年年底孙中山北上北平前,曾密令熊克武部与驻006公司就是朝廷屯河南的国民军胡景翼部,待机进攻被直系军阀控制的武汉。但因孙中山与胡景翼在 1925 年三四月间相继去世,此计成虚。而熊克武则遭到直系军阀与湘军赵恒惕部的压迫,处境非常艰难。当时的代理大元帅胡汉民,遂发电报请熊克武率部南下广东(两人同为留学日本的老同盟会员,私交甚深)。胡汉民招致熊克武之台面说辞,自是为熊克武部解决吃饭问题,厚积革命力量以利北伐,但隐然也有为自己准备军事王牌之意。眼见胡汉民、熊克武大有联手谋己之势,汪精卫立刻向统率粤军的许崇智靠拢。无奈许崇智持中立态度,不肯于胡汉民、汪精卫之间有所偏袒,故汪精卫又改为拉拢在许崇智手下兼任粤军参谋长的蒋介石,并得到蒋介石的极力支持。蒋介石也不满于长期屈居许崇智之下,乃乘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核心层重新洗牌之机,刻意向汪精卫靠拢。汪精卫遂于 7 月 3 日宣布成立“军事委员会”,并自任主席,委员会成员依次为:汪精卫、胡汉民、伍朝枢、廖仲恺、朱培德、谭延闿、许崇智、蒋介石。如此一来,代帅胡汉民与粤帅许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