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向度分析.pdf
下载文档

ID:2348285

大小:17.16MB

页数:34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社会 结构 变迁 政党 嬗变 分析
图书在版编目(图书在版编目(CIPCIP)数据)数据 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向度分析: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为例/王存福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1(新视点文库)ISBN 978-7-201-06778-0 .社.王 .社会结构-变迁-影响-政党-政治制度-研究.D05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0)第 229913 号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人:刘晓津(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 35 号 邮政编码:300051)邮购部电话:(022)23332469 网址:http:/ 电子邮箱: 高等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新华书店经销 2011 年 1 月第 1 版 2011 年 1 月第 1 次印刷 7871092 毫米 32 开本 10.625 印张 2 插页 字数:450 千字 定价:26.00 元 书书书序!言社会民主主义是当代世界的一大政治思潮!以社会民主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社会民主党是当代世界政坛中的一股巨大政治力量一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体系历经几度变迁!社会民主党在各国政坛也是几度沉浮兴衰在这一过程中!尤以德国社会民主主义的演变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最引人注目于是!它成为研究欧洲政党和政党转型的重要观察基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德国社会民主主义和社会民主党三轮转型的研究一直热度不减!业已发表相当数量的论文或著作但是专门从社会结构变迁尤其是中产阶级发展演变的视角!来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进行理论剖析!此类成果尚不多见王存福博士的#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向度分析$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为例%一书!正是进行这一研究的一种大胆尝试!#年!王存福来到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这部专著就是他在博士毕业论文#德国社会变迁与社会民主党转型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也是他多年来从事相关问题研究的理论结晶作者在本书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一般理论分析入手!将社会结构变迁影响政党嬗变的理论观点!贯穿于梳理德国社会民主党发展演变全过程的研究中作者在充分掌握国内外相关资料!尤其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历次大选&社会组成情况和党员阶级构成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德国社会民主党转型的社会结构因素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具体&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早期定位&三轮较大转型的过程!及其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党的启示!从而获得了研究政党嬗变的这一新成果本书值得关注的有三点 其一!作者在分析德国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并没有就社会结构论社会结构!而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循着(生产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变化$社会阶级结构变迁)这一逻辑层次清晰的主线!一步步地将影响德国社会民主党转型的社会结构因素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作者研究问题的力度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其二!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论述德国社会民主党转型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回避历史上一些有争议的著作或观点!如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评价!对马克思中等阶级理论问题的认识!对中产阶级概念的辨析等等!而是在发掘史料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与评价这不仅对我们重新认识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启迪!同时这一研究过程本身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其三!全书共分六章!框架结构清晰!资料丰富翔实!有历史!有理论!有分析!有自己的观点!展现了作者的基础功底与理论水平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可以说是世界政党史上成功嬗变的典型案例之一!正是通过与时俱进的主动性嬗变!使它在$#多年的风雨征程中!始终处于德国政治的中心位置因此!研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注定绝不能从历史到历史!仅仅进行事实描述与分析!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成功转型中!归纳概括出什么样的启示性结论!以加深对社会结构变迁影响政党嬗变问!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向度分析题的认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本书中不仅通过对德国社会民主党转型的启示概括!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适时实现自身嬗变问题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而且也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级结构发展演变的事实!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视角!对加强党的执政基础进行了探索求证这说明本书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而这也正是理论研究的真谛所在*相信本著作的出版会有助于推动对以社会结构变迁这一重要视角来进一步加深对政党嬗变问题的研究*张锡恩!$年#月序!言内容提要社会结构变迁是指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政党嬗变是指政党在性质#功能#组织结构或纲领政策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在影响政党嬗变的各种因素中!社会结构变迁是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结构变迁影响着政党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这在客观上要求政党根据社会结构变迁的状况适时实现转型!以巩固扩大自身的社会阶级基础!从而保持政党的生机与活力本书把社会结构变迁作为研究政党嬗变问题的视角!并从政党实践中选择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德国社会民主党转型的关系问题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实现的三轮较大转型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实现自身转型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成立之初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通过对其$%&$年通过的$爱尔福特纲领%的分析!可以看出它的这种政党性质与当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判断有着密切联系但是自$&世纪中期以来!德国社会结构发展的事实与马克思的预测并不完全一致在$&世纪末!世纪初期!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爱德华&伯恩施坦基于对德国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进一#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向度分析步研究!提出了以改良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的新构想伯恩施坦的改良主义对当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促使其实现以由 革命党(到 改良党(为主要特征的第一轮转型的重要原因经历这轮转型后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从性质上来说还属于无产阶级政党二战后!德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传统产业工人人数的下降和职员#公务员等新型雇佣劳动者的发展壮大德国社会民主党自身具有的无产阶级政党特征!使其不能有效地动员这些新型雇佣劳动者!并获得他们的支持!这是它在多次议会选举中失败的重要原因连续几次大选的失利!促使德国社会民主党提出了既依靠传统产业工人选民!又争取职员#公务员等阶层选民的纲领!即$&年通过的$哥德斯堡纲领%!从而实现了以由 阶级党(到 人民党(为主要特征的第二轮转型这轮转型不仅使德国社会民主党赢得了联合执政地位!并得以延续近$(年的时间历经这轮转型以后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仍然带有无产阶级政党的色彩!世纪)年代以后!德国社会结构又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工人人数进一步减少!职员#公务员等社会阶层已经成为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二战后出生长大的职员#公务员等社会成员作为新社会运动的主力军!他们不太关心经济增长和就业等物质需求问题!更多的是关心能否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男女平等等社会问题由于德国社会民主党仍然坚持以维护产业工人利益为主的政策主张!自然得不到新生一代社会成员的支持!这是它在!世纪%年代初期失去执政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赢得选举的胜利!实现执政的目标!德国社会民主党把自己的纲领进一步向右转从$&%&年的$柏林纲领%开始!到&年代的 新中派政策(!德国社会民主党最终确立了$内容提要一个主要代表中间阶层利益#兼顾传统产业工人利益的纲领!从而实现了以由 纲领党(转向 选举党(为主要特征的第三轮转型经历这一轮转型后的社会民主党!在德国政坛中仍然属于中左性质的政党通过对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而实现三轮较大转型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到政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实现自身嬗变的重要性这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适应本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状况!实现自身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要求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具有包容性特征!组织结构具有开放性特征!社会基础具有广泛性特征!历史任务具有时代性特征!以巩固乃至扩大自身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从而保持社会主义运动的生命力%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向度分析书书书目!录导言!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二 相关研究状况!三 基本思路与概念界定!#!四 研究方法与不足之处!$%第一章!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理论分析!$!第一节!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概述!$&!一 社会结构变迁的含义!$&!二 政党嬗变的理论分析!第二节!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过程及其对政党嬗变的影响!&!一 科技革命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过程!&!二 社会结构变迁影响政党嬗变的主要表现!&(第二章!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变迁理论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早期定位!#$!第一节!马克思中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一 马克思语境中#中等阶级$的含义!#!二 马克思对中等阶级发展趋势的预测与结论!#!第二节!马克思的中等阶级理论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影响!#(!一 德国社会结构的分化与社会民主党的成立!#(!二 马克思的中等阶级理论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深远影响!)!第三节!关于马克思中等阶级理论的争议及其再认识!*!一 关于马克思中等阶级理论的争议及其分析!*!二 对马克思中等阶级理论的再认识!*#第三章!(世纪末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从!革命党 到!改良党 的转型!(!第一节!伯恩施坦对!(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新认识与改良主义道路的提出!(!一 伯恩施坦对!(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新认识!(!二 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提出及其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影响!(!第二节!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第一轮转型的主要表现及评价!)!一 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第一轮转型的表现!*!二 对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第一轮转型的评价!%!第三节!伯恩施坦改良主义评析!%*!一 正确看待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二 伯恩施坦改良主义源于对当时社会结构的重新认识!$!三 伯恩施坦改良主义是社会民主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改良党$的理论基础!$*!四 伯恩施坦改良主义没有实现预期社会主义目标!第四章!二战后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由!阶级党 到!人民党 的转型!%!第一节!二战后德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对社会民主党的影响!%!一 二战前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发展历程!$!二 二战后德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对社会民主党的重大影响!&!社会结构变迁与政党嬗变的向度分析!第二节!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的第二轮转型及主要表现!#)!一 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二轮转型的理论准备!#*!二 社会民主党%哥德斯堡纲领&的制定过程及其主要内容!)!第三节!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第二轮转型的结果及评价!)(!一 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二轮转型取得的成就及其启示!)(!二 对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第二轮转型的评价!(!第五章!世纪#年代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由!纲领党 到!政策党 的转型!第一节!%世纪)年代德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对社会民主党的影响!%!一!(#年以来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成就的简要回顾!%!二%世纪)年代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执政地位的丧失!%$!第二节!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的第三轮转型及主要表现!%&!一%柏林纲领&与社会民主党对#新社会运动$的积极回应!%#!二#新中派政策$与社会民主党第三轮转型的深入发展!%$!第三节!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第三轮转型的结果及评价!%!一 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第三轮转型的结果!%!二 对德国社会民主党适应社会结构变迁第三轮转型的评价!%$第六章!德国社会民主党转型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党的启示!%&*目!录!第一节!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产阶级与社会主义政党!%&(!一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的两大特征!%&(!二 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党的影响!%#!第二节!德国社会民主党转型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政党的启示!%)!一 政党意识形态要具有包容性特征!%)%!二 政党组织结构要具有开放性特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