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
下载文档

ID:2347599

大小:466KB

页数:15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福建省 三明市 建宁县 2019 2020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下学期半期检测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1.本试卷6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关关雎鸠,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诗经·周南》 ②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诗经·秦风》 ③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④______________,胡不归?《诗经·邶风》 ⑤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自由游弋,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在河之洲 (2). 君子好逑 (3). 白露未晞 (4). 青青子衿 (5). 式微式微 (6). 波撼岳阳城 (7). 芳草鲜美 (8). 落英缤纷 (9). 潭中鱼可百许头 (10). 皆若空游无所依 【解析】 【详解】注意以下词语的字形特别容易写错:洲、好逑、未晞、子衿、撼等。 2. 下列句子说法,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B. 传承五四精神,担负历史责任,青年一代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C. 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能否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D. 中国羽毛球健儿在人们的万众瞩目之下再夺苏迪曼杯,令人振奋。 【答案】B 【解析】 【详解】A.成分残缺,在“绿色低碳”后加“的生活方式”; C.前后表述不一致,去掉“能否”; D.语义重复,去掉“人们的”; 故选B。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渗透进来,整个芦苇荡 ①(A.盖上 B.染上)一层淡红色,屏 甲 (A.Píng B.bǐng )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躁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_____!它们如晨xī 乙 (A.曦 B.熹 )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 ② (A.盘旋 B.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_____,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候,一会儿拍趐向上,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为文中①②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① 处______ ②处________ (2)从文中甲处选择正确的读音,乙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 甲处_______ 乙处 _______ (3)其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B.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C.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D.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答案】(1)B;A (2)B;A (3)A 【解析】 【详解】(1)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先分析待选词语的异同,然后根据语境选择即可。①“盖上”的意思蒙上,遮掩,遮盖。“染上”的意思是用染料着色。因为第一空后有“淡红色”,所以第一空应为“染上”。故选B。②“盘旋”修饰飞行,“徘徊”修饰行走。所以第二空应为“盘旋”。故选A。 (2)【甲】屏息凝神: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屏”读作bǐng。故选B。【乙】晨曦:太阳初升时的微光。故选A。 (3)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第一空后是一个叹号,可知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惊讶之情,所以“居然”应在句首强调这种语气。根据“俯身向下”可知第二空应为:轻轻掠过水面。根据“拍翅向上”可知第三空应为:飞到芦苇荡尖。故选A。 二、阅读(7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五言律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人在慰勉友人不用伤悲难过。 B. 首联点出送别地与友人即将赴任地,隐含送别情意,对仗严整。 C. 诗歌颔联是说诗人跟朋友都要去外地做官,是值得高兴的事。 D.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泪洒衣裳。 5. 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4. C 5. 示例: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突显了两人友谊的深厚;表现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蕴含哲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C.诗歌颔联“同是宦游人”是说我们都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而不是“诗人跟朋友都要去外地做官”。我们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这让人无限凄恻,而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名句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相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渔人甚异之 ( ) (2)黄发垂髫 ( ) (3)颖脱不羁 ( ) (4)尝著《五柳先生传》( )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B.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C.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D.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9. 通读甲乙两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从【甲】文中摘录出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所表现的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2)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请结合全文说说,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案】6. (1). 对……感到诧异 (2). 小孩 (3). 束缚,约束 (4). 曾经 7. B 8. (1)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2)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9.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示例: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异”,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垂髫”,古今异义,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尝”,古今异义,曾经。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本句的意思是: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因此断为: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悉,都;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2)但,只;何:为会么;趣,真意。 【9题详解】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意思是简陋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写陶渊明居室破漏,衣食不足的生活,与甲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说的生活富足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陶渊明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琴上也没有弦。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他认为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不必非要有琴的声音,反映了他的无拘无束,本性率真;结合他居室的简陋,生活的贫困,可以看出他安贫乐道的性格。 【点睛】参考译文: 甲: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乙: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被乡邻所看重。曾写《五柳先生传》,在里面说:“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有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释然感受。有时如果没酒,(陶渊明)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琴上也没有弦。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 (三) (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东藏记 宗璞 ⑴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⑵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漱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 ⑶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的白云。 ⑷空袭威胁着昆明。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 ⑸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了昆明。 ⑹随着警报声响,明仑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