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中语文课堂限时练10谈中国诗含解析(人教版)必修5.doc
下载文档

ID:23409

大小:138.50KB

页数: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中语文 课堂 限时 10 中国 解析 人教版 必修
课堂限时练(十) (时间:45分钟  总分:26分) 一、语言文字积累(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到南北朝期间,儒家独尊的地位被动摇,社会思想自由活跃,各种思想在相互冲击中不断交汇融合。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经》中有不少描述男女爱情的诗歌,记载了怨男痴女从________相逢相知到婚前的海誓山盟的恋爱过程,表达了他们对爱情的向往。《离骚》的主题表现为强烈的爱国情愫。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及奸佞掌权者的排挤压制,屈原宁愿________也不苟延残喘,长太息掩涕,哀民生多艰。胸怀大志的曹操,面对天下分裂、割据一方的形势,________,渴盼天下贤才能士齐聚身边,助己实现一统四海的霸业。面对官场的黑暗,五柳先生宁归隐山林也不与官员________,如羁鸟、池鱼一般回归山林,实现“性本爱丘山”的夙愿。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黄发垂髫 客死 慨当以慷 同流合污 B.总角之宴 溘死 慨当以慷 同流合污 C.总角之宴 客死 慷慨陈词 随波逐流 D.黄发垂髫 溘死 慷慨陈词 随波逐流 答案 B 解析 总角之宴:幼年时期愉快地玩耍。“总角”指代幼年。黄发垂髫:老人和儿童。“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垂髫”,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所以垂髫指儿童。客死:死在他乡或外国。溘死:突然死去。慨当以慷:充满正气,情绪激动。慷慨陈词:意气昂扬、情绪激动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及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 B.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及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 C.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及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 D.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及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 补写时要注意:①与前文内容的照应,前文先分析社会思想变化,然后叙述诗人的尝试与创新;②弄清句间的因果关系,“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及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是“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的原因。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们以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B.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这个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创作出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C.诗人们以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创作出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D.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答案 C 解析 “围绕着……为中心”句式杂糅;后半句缺少谓语动词,可在“在思想”前加“创作出”;“可堪”词语重复,可去掉“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批评精神弱化,源于文艺批评家在商业化语境下缺失了对艺术标准的坚守,__①__,就很难有批判精神。在商业社会里,有人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的商品,__②__,如以收视率、点击率或票房的高低为标准来衡量艺术的价值,这是艺术标准的严重丧失。而且要想有批评,不能一味表扬,应如习总书记所说的,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__③__。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没有对文艺标准的坚守 ②只用商业标准来评判作品 ③这才是真正的坚守标准 5.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5分) 众所周知,谭鑫培与程长庚有直接的师承关系,可以说也是程派传人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与程长庚英雄义士剧目有所不同,谭鑫培剧目少了豪气干云的伍员戏和关羽戏。据《中国京剧史》记载,谭鑫培擅演剧目有30多出,其剧目中的英雄大多是失败英雄。谭鑫培没有像程长庚那样用艺术符号去凸现他们与黑暗现实的激烈抗争,更多的则表现了英雄在践行人伦道德及价值观过程中,面对苦难、厄运时的困惑与无奈,甚至是个体生命的痛苦或毁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谭鑫培与程长庚有直接的师承关系,他们的剧目的表现主旨和艺术风格大相径庭。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后主刘禅能广泛听取下属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应该“______________”,说些不合道理的话,“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青泥岭上蜿蜒盘旋、曲折难行的山道。 答案 (1)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妄自菲薄 以塞忠谏之路也 (2)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励志小语:生活之所以美好,就在于我们永远有一颗年轻善良的心,在成长、开花。 ——[苏联]高尔基 一、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雁门胡人歌 崔 颢 高山代郡①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②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 ①代郡:这里指代州雁门郡。②代马:骏马,产于古代漠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族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C.颈联中“雨里”有版本作“雾里”,比“雨里”更能表现边地百姓误将“野火”和“峰烟”当作烽火而时时紧张的心理。 D.诗人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 答案 C 解析 C项,分析错误,“雾里”“雨里”的表达效果并无优劣之分。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民族间相安无事,百姓尽情享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作用:借边地安宁,民族和睦,百姓生活安闲、从容,含蓄地表达了凝重的反战主题;诗人并未因为战争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体现出对胡人的关注,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诗歌鉴赏 首联“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交代了雁门郡的地理环境和当地胡人的分布。颔联生动地描写了雁门胡人日常的狩猎生活:放鹰猎鸟,驾马驰猎。其中,“胡鹰”“塞鸟”“代马”三个意象,都在动物前加了一个有边塞特征的修饰词,这突出了雁门郡的地域特点。颈联生动地刻画了边地的自然景象。句中描绘了“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两幅画面,意象或浓或淡,或辽阔生动或静谧苍茫,而且富于地域特征。两句中“寒”与“火”、“湿”与“烟”相反相成,互相烘托,趣在其中。另外,山头野火和烟雾颇似战争中的烽火,这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行文上自然地引起下文。尾联“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两句写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渴望和平,并在和平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景。 白话诗歌 山势高峻的代州雁门郡东接燕国,雁门胡人的家就在边境附近。他们擅长放胡鹰,追捕塞鸟,也能骑着代马在辽阔的秋原上游猎。远处的山头上,寒色弥漫,处处闪耀着野火的光亮,在蒙蒙细雨中,远处的孤峰似乎化成了一团湿润的烟雾。胡人听说辽西并没有发生战事,便买酒取乐,时时在酒家大醉而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傅璇琮:他这辈子只干了三件事 傅璇琮1955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担任浦江清先生主讲的“宋元明清文学史”课的助教。原以为就此走上学术坦途,未料两年后被打成右派,从北京大学“贬谪”到商务印书馆。 从北大来到商务印书馆四合院,二十五六岁的傅璇琮感觉自己“心情其实过中年”。他被安排校读、重编云龙旧编的《越缦堂读书记》,索性沉潜文章,以读书为业。傅璇琮在《〈学林漫录〉忆旧及其他》一文里回忆初拾编辑行当:“一下班,我就搬出一张藤椅,坐在廊下,面对院中满栽的牡丹、月季之类,手执一卷白天尚未看完的线装本《越缦堂日记》,真有陶渊明‘时还读我书’的韵味。” 在商务印书馆悠闲的生涯很快结束,几个月后,傅璇琮被调到中华书局,开始了纷乱繁重的编书生涯。傅璇琮白天审读、加工稿件,夜里读书。每逢星期天,他就到北京图书馆看一天书,中午把早晨带去的馒头就着开水当一顿午饭。 1980年代学界尚且冷清,傅璇琮先生接二连三发表几部重要著作,其中,对学界最有启示作用的无疑是《唐代诗人丛考》。当时学人通常只关注大作家,傅璇琮则把目光投向中小作家群体。通过对二三流诗人境况的考订勾勒出当时诗坛的样貌。这部书的出版一下子便把唐文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除了个人著书立言,傅璇琮也常常“为人作嫁”。在傅璇琮经手编辑的书籍当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当时国内对出版外籍华人的作品还极其慎重。傅璇琮接到稿件通读后,立即写出审稿意见。《万历十五年》原稿由英文写成,作者自己译成中文,因此译稿里有不少佶屈聱牙之处。傅璇琮请他在北大的同窗好友沈玉成对原书做润色加工。但黄仁宇坚持要亲自审阅各章的修改润色稿。当时传递文稿只能用跨洋信函,书稿来回修改、寄递,直到1981年6月才大致定稿。《万历十五年》首版中华书局初印27 500册,几乎顷刻售罄。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料峭春风乍起还寒”学术背景下,傅璇琮以史学家的识见和出版人的胆识推进了《万历十五年》的问世。中华书局的出版物是国内外古典学界的“高天风筝”,傅璇琮手上曾牵过多少“风筝线”! 傅璇琮先后主编了《全宋诗》《唐才子校笺》《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等皇皇巨制。但对他而言,最为惬意的却是一套小书《学林漫录》。这套丛书收集了文史学界的一些轻松漫谈的文章,所讲不过是“书人书事”。“漫录”的“漫”字,来自杜甫诗句“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傅璇琮以为,只有像老杜那样经历半生戎马战乱,又磨砺了诗艺,集聚了知识,才当得起这信手拈来,漫不经心。这里发表过启功、俞平伯、钱仲联、吴小如等学人的文章,篇篇“如朋友之间,促膝交谈”,亲切可喜。 傅璇琮先生一生都乐于扶植、支持后辈学者。1981年6月,即将研究生毕业的陈尚君专程到中华书局拜访傅璇琮。傅璇琮读了他的文章《〈全唐诗〉误收诗考》,主动邀请他参加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2005年起,傅璇琮先后被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中文系聘为博导,再度回归大学讲坛。傅璇琮在清华开设“古代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