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乐器史话_.pdf
下载文档

ID:2335276

大小:6.49MB

页数:15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民族乐器 史话
书书书目录?目录第一章乐器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中国民族乐器史话()第三章民族乐队与电声乐队()第四章“轻拢慢捻抹复挑”浅谈弹拨乐器()第五章由“二胡”所想到的()第六章西洋乐中的弓弦乐器()第七章交响乐队的灵魂 铜管乐器()第八章吉他和它的兄弟们()第九章美从琴键来()第十章从编钟到民族乐队()第十一章浅谈民乐家族()民族乐器史话书书书民族乐器史话民族乐器史话?课外艺术民族乐器史话第一章乐器的产生和发展在远古时期,人类唯一的乐器就是自己的喉咙,他们喊、他们唱,这便是最初的音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发现世间有许多东西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于是,一段木头、一支牛角、一节竹子、一根兽骨或一片树叶就成了大家互相招呼、组织、召集的工具,后来人们在工余利用这些东西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大约就是最原始的乐器。从乐器史的发展看,打击乐器和管乐器的产生年代比其它乐器要早,这和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证明了劳动创造音乐的学说。人类会使用金属之后,乐器的发展更加迅速,金属清脆嘹亮的音色大大丰富了乐器的表现力。由于金属加工尺寸准确,变形小,因此音律也得以精确地调整和测定,精确的音律又进一步给制作乐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金属的使用令乐器的制作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上层文化的进步,一项科学技术的成就能够改变传统的习惯和形式,产生全新的观念。数学、物理学、工艺学的进步不断使乐器在发音原理、律制修正、部件构造、制作方法等方面发生着变化,使之音色更加丰富、演奏更加方便、制作更加规范。特别是人类文明步入电子时代后,电子乐器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先进的电子合成器不但能够模仿自然界的音响,而且能发出人们从未听到过的声音,这就大大丰富了乐器的表现能力,给作曲家们更大的天地民族乐器史话?去发挥他们的天才。经过人类长时期的总结、摸索,许多传统乐器的外观、尺寸、制作材料、制作工艺等已经基本确定,有些甚至数百年来都没有很大的变化,乐器制作工艺复杂,关键制作技术更是匠人的不传之秘,致使名家制作的乐器和非名家制作的乐器无论在品质上还是在价格上都有惊人的差异,以今天的科学手段,还不能分析测定出乐器的制作技术,使得乐器的制作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时至今日,虽然传统乐器在形制上已经基本固定,但对乐器的改革仍在不断继续。?课外艺术民族乐器史话第二章中国民族乐器史话在漫长的中国音乐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在生活的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创造,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样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和具有多种形式的民族器乐曲。长期以来,人们用它来寄托情思、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无论是在古人的祭祀、民间的喜庆节日、或者是在婚丧嫁娶的活动中,它经常和唱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表达人们的各种思想和情趣。它伴随着人民的生活经历过无数个岁月,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创造和使用乐器,根据考古的发现和甲骨文当中的记载,当时使用的乐器已经有鼓、土鼓、磐、离磐、钟、铃、管、埙等乐器。打击乐器在当时占着主要地位,吹管乐器基本上是简单的单音乐器,但是已经看出向多音乐器发展的趋向。奴隶制社会时期,生产工具和生产能力较原始社会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和提高。在战争中得来的奴隶,除了强迫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之外,还迫使他们生产供奴隶主享受的各种物品,其中也包括乐器的制作,由于奴隶制社会技术的进步,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社会生产,而产品还有所剩余,所以音乐的演奏,也开始从原始社会的以自娱为主而向专业化转变。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文字,从现在出土的乐器实物和甲骨文当中的记载来看,商朝(公元前 世纪至公元前 世纪)已经出现了很多种乐器,鼓、铃、磐、编磐、钟、缶、埙、言、民族乐器史话?竽等乐器已经普遍开始应用,打击乐器的构造已比较复杂,吹管乐器已经出现了像笙和竽那样簧与管相配合而发音的簧管乐器,这无疑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也说明了当时的器乐演奏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到了周朝,见于文字记载的乐器名称已达七十多种,弹拨乐器已经出现,其中的琴和瑟在以后流传了几千年。由于乐器的品种繁多,古人已经能按照乐器制造材料的不同,以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进行分类,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八音”分类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结构产生了急剧的变化,打破了宫廷对音乐的垄断,民间音乐活动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战国策 中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等、鼓瑟、击筑、弹琴。”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器乐在人民的生活中间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最近,在湖北省随县从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套战国时期的编钟,它的制作工艺精良、音域宽广,可见在民间音乐普遍开展的基础上,宫廷音乐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秦汉隋唐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中央封建集权制度由形成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促使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从公元前世纪开辟了丝绸之路以来,随着物资的交流,在文化方面,同时也展开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广泛的交流。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对我国的音乐发展也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南北朝时期民族的大融合,也促使了文化方面的融合,音乐在这个时期相应地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隋唐时期,乐器的品种大大增加,少数民族的乐器逐渐与中原地区使用的乐器互相结合,提高了乐器的质量,丰富了它们的演奏技法,为唐代音乐的高度发展提供了条件。唐代音乐的大发展,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视,并派人到中?课外艺术民族乐器史话国来学习,现在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乐器,就是中日两国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宋代以后,词曲、戏曲、歌舞、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不断出现或得到新的发展,对器乐又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这个时期的民间音乐更为发达,而宫廷音乐逐渐萧条。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唐代出现拉弦乐器的雏形,在宋代得到了发展,并且开始广泛使用,它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器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在宋代以后,以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和拉弦乐器在乐队中的配合使用,使得我国的民族乐队更加丰富和完整了。近百年来,由于帝国主义的侵入,在我国产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文化,由于复古主义和黄色文化的侵蚀,影响了民间器乐的发展。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进步思想和追求民主的知识分子,要求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民族器乐界以刘天华先生为代表的革新者,首先把老百姓所熟悉的胡琴加以改革,并为它创作了一批乐曲,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状态,使胡琴从民间状态逐步走上了近代专业化道路。经过了他的努力,把二胡、琵琶这些民族乐器带到了高等音乐学府,为民族器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国之后,民族音乐事业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全国各地的音乐院校相继建立,不断设置各种民族器乐专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教师和乐器演奏人材。很多处于民间状态的乐器,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和改革,一般地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音域、增加了音量,在注意保持民族乐器原有特点的基础上,把民族乐器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来。近年来,音乐艺术院校和音乐团体培养了一批音乐作曲家,他们根据今天人民生活的特点,创作了大批反映今天人们的思想和情操的音乐作品,并且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民族乐器史话?文化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成为推动民族器乐向前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天,我国的民族器乐正在摆脱旧时代、旧思想的限制和束缚,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的东方。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长期以来,生活在各地区的不同民族,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习俗及爱好,创造了无数种乐器,创作了大批乐曲,借它来抒发感情、寄托情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还在民间流行的乐器有四百种之多,按照演奏习惯及乐器的性能,我们将它分为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及拉弦乐器四大类,下边分别做一些介绍。“吹”出来的仙乐吹奏乐器在我国乐器发展史上是出现比较早的一类乐器。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龠、和(小笙)、竽等乐器名称的出现。在周代民歌总集 诗经 当中有箫、管、龠、埙、篪、笙六种吹管乐器的名称,发展到近现代已有百种之多。现在的吹奏乐器根据演奏方法和乐器构造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无簧哨的吹奏乐器,如笛、箫、斯布斯额(哈萨克族竖吹木笛);带簧哨的吹奏乐器,如管、唢呐、巴乌;以簧和有定长度的管配合而发声的簧管乐器,如笙、葫芦笙等。下面将常见的吹奏乐器介绍如下:笛笛是我国最常见的吹管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在广西出土的西汉时期罗泊湾墓葬中的笛已经有一个吹孔和六个按指孔,与今天使用的笛很相似,粗算起来,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两千多年流传的过程中,它的形状和构造变化不大。在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岗石窟里,曾经出现过一种义觜笛,与今天西洋乐器长笛的吹觜部分大致相同,那时?课外艺术民族乐器史话正是为了演奏的方便而创造出来的,可见古代乐工的聪明和才智,也可看出乐器制作的高超水平。笛也叫笛子、竹笛、横笛,用竹子打通竹节后制成,一般有一个吹孔、一个笛膜孔、六个指孔,笛膜孔上贴以苇内薄膜或竹内薄膜,以扩大音量并使音色清脆明亮,但也有不开笛膜孔的,声音较为厚实、沉稳。笛的种类很多,各个时期及各个地方的形制亦不统一,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常为北方梆子戏曲伴奏的叫梆笛,声音高亢清脆;一种多用来伴奏昆曲的叫曲笛,较梆笛粗且长,声音较柔和圆润。笛多用于独奏、合奏和歌唱的伴奏,在民间乐队中常处于领奏地位,与西洋管弦乐队合作,笛往往能产生独特的效果。梆笛多为 调,曲笛多为调。现在一般的笛为竹制,上面开有吹孔和膜孔各一(也有不开膜孔的笛,称“闷笛”),按指孔六个,能奏出两个多八度的音。由于笛子构造简单,音色悠美动听,历代相传,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并出现了不少著名的笛子演奏家,还引出不少绘影绘声的故事。据说,唐明皇非常喜爱音乐,他选了几百名音乐家,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音乐机构,称做梨园。在梨园中有一个享有盛名的笛子演奏家李谟,吹得一手好笛,还藏有几支稀世的烟竹笛,但是他仗着自己的一技之长高傲自大。一次,他的姐夫黄伯泰请李谟到越州去玩,备下酒席,邀了几位亲友同游镜湖。李谟乘兴吹起烟竹笛,悠扬清脆的笛声在湖面飘荡,吸引了不少游客。笛声刚落,掌声和赞叹声四起,使得李谟越发觉得自己了不起。这时,他发现坐在船头的一个老头态度冷淡,便装着谦虚的样子请老头指教。老头也不说什么客套话,指出李谟吹的 凉州曲 功夫还不到家,最高的音还没有吹上去。大家请老头做示范,他也不谦让,也吹起李谟刚才演奏的 凉州民族乐器史话?曲,声音高亢嘹亮,透人心脾,使得在场的听者如醉如痴。曲刚过半,老头突然停住,大家茫然。他对李谟说,若再吹上去,笛子恐怕就要裂了。李谟知道,这正是自己刚才吹错的地方,忙说笛子不算什么,老伯吹吧!老头便接着演奏,当吹到 十三叠 时,周围的一切好像随着他的笛声都在微微颤动。忽然“叭”地一声,烟竹笛裂了。他的高超技艺使李谟拜服。从此,李谟更下功夫练习吹笛子的技巧,虚心向别人求教,技艺大进。笛因流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流行在我国北部地区的笛较短,因为它常用于梆子腔一类戏曲的伴奏,所以又称它为“梆笛”。它的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左右,在五线谱上记为,至 音(为了记谱的方便,曲笛和梆笛都采用低八度音记谱,实际音高比记谱要高八度);流行在我国南部地区的笛略长,因为它常为昆曲伴奏,俗称“曲笛”,在五线谱上记谱的音域为。笛子发出的音可分为三个音区:即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其中中音区音色明亮,音量变化幅度较大,易于发挥具有抒情性的音乐特点,高音区声音清脆,富于光彩。一般来说,梆笛比曲笛高四度,梆笛与曲笛又各有相差半音的两种。在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笛子的流行都相当普遍,长期以来受到各族人民的欢迎,并且形成各种不同的演奏风格。喜相逢、鹧鸪飞 新疆的 古廉木汗 都是很有特点的乐曲。箫箫也叫洞箫、单管、竖吹,用竹子制成,竹节除顶上一个不打通外,其余的打通,然后在顶节与管身接合处开一半椭圆形吹孔,管身开六个指孔,最上面一个指孔开在后面,其余五个开在前面。箫的历史已千年以上,据认为唐宋时期的尺八是箫的前身。箫的音色圆润柔和,适于演奏缓慢悠长的曲调,常?课外艺术民族乐器史话 用于独奏。萧是我国民间流行很广的一件乐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