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口袋读库像法学家一样思考作者喻中出版发行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北大街147号邮编:710003)印刷西安市建明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开本787mm×1092mm48开2印张字数47千字版次2012年2月第1版2012年2月第1次印刷书号ISBN978-7-224-10093-8定价10.00元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像法学家一样思考/喻中著.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党政干部口袋读库)ISBN978-7-224-10093-8001第一篇法学与法学家/001一、法学的特质/001二、法律人的使命/005三、法律人的信誉/009四、法律人与这个充满疑虑的世界/012五、法学家·法律家·政治家/017六、法律人马锡五/022七、韩非与林肯/025第二篇法律与法律观/029一、法律的真善美/029二、法律的现代化/034三、法律与天理/037四、法律与和谐/042五、法律与社会共识/046六、纪年方式与法律观念/053七、飘扬在旗帜上的法律观念/057002第三篇法治与法治术/062一、民主的技术/062二、礼失求诸野/066三、从契约到身份/069四、从天坛到人民大会堂/073五、智慧开花,融情于法/077六、寻找至当的司法/080七、走向知行合一的法治/083001第一篇法学与法学家一、法学的特质邸永君先生在《无须人为制造文史哲之间的学科壁垒》一文中,对文史哲三大学科的特质做了一个简要的归纳:“哲学最为关注生与死,史学最当记述衰与荣,文学最宜抒发爱与恨。”寥寥几笔,就像一幅惜墨如金的写意画,为我们勾画出了三大人文学科的精神实质。寻味之余,我不由得开始琢党政干部口袋读库002磨,法学呢?能不能也用两个字来概括这门学科的特质?在中国,文史哲源远流长,几乎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相比之下,中国萌生出现代意义上的法学,才只有短短的一百年。这个来自异域的学科,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质?还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20世纪上半叶,法学一度成为中国的显学。在一些流传下来的法学著述中,法学被称为“权利义务之学”。这个论断的立足点,是把权利与义务确认为法学与法律的中心问题。这种说法沿袭已久,当然有它的道理。但在我看来,它还是有一些不足:一方面,它比较学术化,不是中国大众的日常用语,不大符合中国大众的日常表达习惯。无论是“权利”还是“义务”,都不是原汁原味、朗朗上口的本土词汇。比如,电影中那个打官司的秋菊,就从来没有要求“主张自己的权利”,而只是“要个说法”。另一方面,就是从学术的立场上看,把法学称为“权利义务之学”,也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