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湖北省 荆门市 龙泉 中学化学 第二 学期 期末 监测 试题 解析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高铁酸盐是一种高效绿色氧化剂,可用于废水和生活用水的处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制备高铁酸盐较好的方法为电解法:Fe+2H2O+2OHFeO42-+3H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己知: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是电源的正极 B.阳极电极反应为Fe-6e-+4H2O= FeO42-+ 8H+ C.电解过程中,需要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11.2L的H2生成 2、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ΔH<0 B.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 )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 C.图丙是室温下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 D.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O4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 )与c(SO42−)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c(SO42− )越大c(Ba2+ )越小 3、某烃的分子式为C8H10,它滴入溴水中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它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却能使其褪色, 该有机物一氯代物有3种,则该烃是(  ) A. B. C. D. 4、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亚铁离子可将其氧化为一种常见的高效水处理剂,化学方程式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Na2O2>Na2FeO4>FeSO4 B.FeSO4只作还原剂,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由反应可知每3mol FeSO4完全反应时,反应中共转移12 mol 电子 D.Na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杀菌消毒,还能起到净水的作用 5、下列不是配位化合物的是(  ) A.[Co(NH3)6]3+ B.[Ag(NH3)2]NO3 C.CuSO4·5H2O D.Fe(SCN)3 6、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己烷的一组试剂是( )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FeCl3溶液具有酸性,可用于脱除燃气中H2S B.苯酚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制取酚醛树脂 C.FeS固体呈黑色,可用于除去废水中Cu2+、Hg2+等重金属 D.NaHCO3能与Al2(SO4)3溶液反应,可用作泡沫灭火器原料 8、已知卤代烃可以跟金属钠反应生成碳链较长的烃,如:CH3Cl+2Na+CH3Cl→CH3CH3+2NaCl,现有CH3CH2Br和CH3CHBrCH3的混合物与金属钠反应后,不可能得到的烃是( ) A.2-甲基丁烷 B.2-甲基戊烷 C.2,3-二甲基丁烷 D.丁烷 9、常温下,在1L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苯乙烯是同系物 B.乙醇和乙醚是同分异构体 C.显酸性的有机化合物一定是羧酸 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11、在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胶体的有关知识解释的是( ) A.在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 B.将FeCl3饱和溶液滴到沸水中,得到红褐色液体 C.在NaCl溶液中加入KNO3溶液看不到沉淀 D.同一支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可能发生堵塞 12、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粒间的作用力,下列物质:①Na2O2;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CaH2;⑥白磷,其中含有两种结合力的组合是 A.①③⑤⑥B.①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③⑥ 13、米饭遇到碘酒时显蓝色,咀嚼米饭后有甜味,这说明( ) A.米饭中只含有淀粉 B.米饭咀嚼后只含单糖 C.米饭咀嚼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D.米饭咀嚼时淀粉发生了水解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2.00mL的KMnO4溶液 C.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以增强其去污能力 D.用NaHCO3和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15、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备并观察颜色 B.比较、热稳定性 C.铝热法制备少量铁单质 D.排水法收集氢气 A.A B.B C.C D.D 16、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17、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图)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Zn+H2O-2e- = ZnO+2H+ C.该电池充电时应将Zn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D.该电池放电时OH-向石墨电极移动 18、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①生成白色沉淀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③有气泡产生 ④因为Na2O2具有漂白性,所以FeCl3溶液褪色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仅② 19、下列醇不能在铜的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 B.CH3CH2CH2CH2OH C. D. 2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可与银氨溶液反应,不与FeCl3溶液反应显色 B.可以与H2反应,Imol该物质最多消耗5molH2 C.1mol该物质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产生2molH2 D.1mol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NaOH 21、对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反应A2(g)+3B2(g)2AB3(g)的△H>0 B.图②可表示压强(P)对反应 2A(g)+2B(g)3C(g)+D(s)的影响 C.图③可表示向醋酸溶液通人氨气时,溶液导电性随氨气量的变化 D.根据图④,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CuO调节pH至3~5 22、将0.4g 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某有机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中含碳为70.59%、含氢为 5.88%,其余含有氧。现用下列方法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方法一:用质谱法分析得知A的质谱如图: 方法二:核磁共振仪测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3。 方法三: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图: (1)分子中共有____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2)A的分子式为____。 (3)该物质属于哪一类有机物____。 (4)A的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的依据是____(填序号)。 a A的相对分子质量 b A的分子式 c 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d A分子的红外光谱图 (5)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吡喹酮(H)是一种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i ii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1molC最多消耗2molH2 B.可以用双缩脲鉴别H与F C.化合物E、F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D.化合物H的分子式为C19H24N2O2 (2)试剂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有苯环而且是苯环的邻位二取代物; ②1H-NMR谱表明分子中有6种氢原子;IR谱显示存在碳氮双键(C=N)。 (5)G→H三步反应依次为氧化、加成、取代反应,则G→H的合成路线为:______________。 25、(12分)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1)实验开始时,A装置中不通热空气,先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2)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Br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向反应后B装置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液。 ①一位同学根据溴的沸点是59℃,提出采用______方法从该混合液中分离出溴单质。 ②另一位同学向该混合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放出下层液体,这种方法是________。 (6)某同学提出证明反应后B装置的溶液中含有溴离子的实验方案是:取出少量溶液,先加入过量新制氯水,再加入KI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该方案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___。 26、(10分)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如下: Ⅰ.向2 mL浓H2SO4和2 mL乙醇混合液中滴入2 mL乙酸后,加热试管A; Ⅱ.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 Ⅲ.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 (1)为了加快酯化反应速率,该同学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 (2)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 (3)试管B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Ⅱ中油状液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 (5)Ⅲ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证明该推测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 27、(12分)(1)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①若用 18O 标记乙醇中的氧原子,则 CH3CH218OH 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②球形干燥管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D 中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④反应结束后D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⑤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