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023年第3期总第398期天津财经大学学报经济波动、网络关联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宋凌峰肖雅慧(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银行间网络关联和经济波动是形成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本文从经济波动影响内生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视角出发,将SCCA模型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相结合,量化系统性风险中银行间网络关联和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风险来源受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程度。本文以14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银行间网络关联发挥风险承担和风险溢出的功能,且网络关联风险与内部脆弱性风险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而经济波动主要发挥“增效器”的作用。同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是大型国有银行风险和中小型银行风险的组合,系统性风险中的内部脆弱性风险和经济波动影响主要来源于中小型银行,网络关联风险主要来源于大型国有银行。因此,本文建议针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不同来源使用不同监管工具,并注重监管工具之间的配合,还需要结合具体风险来源,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制定差异化监管要求。关键词:系统性风险;网络关联;内部脆弱性;经济波动;差异化监管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07(2023)03-0052-14收稿日期:2022-06-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JY235)。作者简介:宋凌峰,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肖雅慧(通讯作者),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持续累积。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金融监管当局的重要政策目标。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明确提出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时间和结构两个维度,从时间维度看,系统性金融风险由金融活动的一致行为引发,随着时间的累积呈现出风险顺周期的自我强化和自我放大特征;从结构维度看,系统性金融风险由特定机构或市场的不稳定引发,并通过风险关联途径扩散,导致风险跨机构、跨部门、跨市场、跨境传染。本文根据结构维度将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源进一步细化为机构内部脆弱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