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带。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中央着眼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使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沿江地区参与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根本遵循。“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按照党中央要求,在“还江于民”、“与江共生”的实践中保护“母亲河”,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示范性的成果。“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应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重要性,从上中下游、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角度,探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战略目标和总体任务,多元化统筹推进“水岸同治”,努力实现发展质态又一个“沧桑巨变”。一、江苏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背景分析(一)从全球层面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20多年工业化发展。20世纪50—60年代,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基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发达国家开始了漫长的污染防治历程。当前,碳中和、碳达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表示将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如何加快绿色复苏、推动绿色发展已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紧迫性课题。(二)从全国层面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任务和有力抓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通过环境治理腾出生态环境容量,以有力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量,通过环境监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同时,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充分彰显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雄心与担当。(三)从长江经济带层面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要求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放在首位,严禁搞破坏性开发。“十三五”期间,沿江省市立足各自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相关的制度体系,积极探索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通过破解“化工围江”、整治总磷污染等措施,使长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从全流域水体数据看,2020年首次成功消除了劣Ⅴ类水体,两岸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形成,“十年禁渔”成功遏制了生物多样性退化趋势。(四)从江苏省自身层面看长江江苏段岸线总长1169千米,位居全流域各省(市)首位。江苏省的长江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