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传统建筑的壁画保护修复...照墙纠偏和壁画修复实践为例_黄美燕.pdf
下载文档

ID:2287437

大小:3.52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江南 传统 建筑 壁画 保护 修复 照墙 纠偏 实践 黄美燕
东方博物青铜管窥(第八十五辑)112江南传统建筑的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以陈望道故居照墙纠偏和壁画修复实践为例黄美燕(义乌市文物保护所322000)杨景龙(陕西省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712000)【摘要】清中期至民国,江南地区的建筑在室内山墙以及室外的照墙、门头、封檐下、马头墙等部位多有壁画装饰,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壁画绘制以墨为主,有机、矿物颜料为辅,致病原因主要受气候环境、微生物、制作材料与工艺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文章通过对陈望道故居照墙壁画的病害及其成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墙体纠偏扶正和壁画修复的施工方案,并从墙体打牮整体纠偏前壁画预保护、表面清洗、壁画酥碱起甲、地仗脱落、裂缝、裂隙、空鼓等病害的修复技术、材料试验和施工工艺要点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对壁画的保护修复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江南传统建筑壁画修复墙体纠偏陈望道故居江南地区传统建筑风格多样,婺州、徽州地区表现为“粉墙黛瓦马头墙,石库台门天井院”的外观特点,在白色的粉墙上常绘以壁画装饰。从保存至今的建筑实物来看,明代建筑壁画并不多见,保存下来的就更少了。义乌赤岸镇有一处建于明晚期的燕诒堂建筑,其照墙上还保存明代壁画(图一),采用墨线白描手法表现人物、树木、马、伞盖、祥云、旗幡等图案,在人物皮肤、树干、树枝、服饰等地施以土黄、赭石等矿物颜料或花青、藤黄等植物色晕染。因剥落严重,具体的内容和故事已无法考证。清中期至民国建筑壁画甚为流行,多见于室外的门头、窗楣、照墙封檐下、马头墙等部位(图二、图三);义乌北部、浦江、诸暨等地区的室内山墙普遍采用承重山墙,山墙用壁画绘出整榀梁架(图四),是比较独特的做法。壁画分墨线画、水墨画和彩绘等多种形式,内容兼具仿建筑梁架、山水、花鸟和人物等,题材丰富。绘画材料以墨为主,有机和矿物颜料为辅。从壁画绘制的地仗层来看,江南地区建筑的墙体多采用纸筋灰或麻刀灰作为抹灰材料,粉刷层很薄,在0.30.5厘米之间。由于江南气候湿润多雨,梅雨季节连续阴雨容易造成墙体内长时间渗水,在水和可溶盐作用下,113江南传统建筑的壁画保护修复研究常发生溶解结晶过程的恶性循环。空气污染和酸雨、温湿度变化等加剧了病害的产生,霉菌滋长等生物病害也对壁画保护多有不利。下面以陈望道故居的墙体纠偏和壁画保护修复案例,着重探讨江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壁画保护修复技术。一、陈望道故居壁画保存现状陈望道故居位于浙江省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由陈望道父亲陈君元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建筑坐北朝南,为前廊式天井院砖木结构,由正厅、厢房、天井、照墙、花园、门屋和柴房等组成,总占地面积约430.9平方米。整体布局基本保存完整,木雕和壁画精美,壁画主要集中于照墙的内外墙面封檐下部位,边框绘仰莲、缠枝番莲、回纹、卍纹等适合纹样和二方连续图案,题材以福禄寿三星、寒江独钓、五子夺魁、陶渊明赏菊、五谷丰登(簸扬图)、紫气荫庭等吉祥主题为主,诗书画兼融,建筑具有浙中民居的典型特点(图五),2020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整体来看,建筑体量较小,属于地方小式民居,壁画系近代绘制。由于照墙维修加固过程中未对壁画实施有效保护,导致大面积脱落或被抹灰覆盖。残留的壁画集中在照墙的内外封檐下0.930.95米的部位,壁画总面积占16.9平方米。照墙采用开砖陡砌空斗墙,墙面用纸筋灰粉刷,石灰膏抹面,壁画就绘制在抹灰墙的表面。勘察发现,陈望道故居照墙墙体局部内倾13厘米(图六),存在墙面局部空鼓、断裂、粉刷层(地仗)酥碱、起甲、破损,壁画下部颜料层脱落较为严重(图七、图八),门额壁体倾斜,墨书字体漫漶不清、墨迹基本脱落以及人为破坏等现状。图一义乌赤岸镇燕诒堂照墙内明代人物壁画图二义乌溪后村清中期后厅照墙壁画图三清中期一木厅门头壁画图四义乌后宅新华村张锦记山墙壁画东方博物青铜管窥(第八十五辑)114二、壁画病害致因分析通过仔细勘察和检测分析,陈望道故居照墙壁画病害类型主要分为气候环境、微生物、材质以及人为病害等,致病因素及其成因分析如下。(一)环境因素和壁画材料的综合影响1.温湿度环境与生物病害和壁画材料的综合影响义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传统工艺中壁画的绘制材料一般是在无机矿物颜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胶结材料制成的。在一定温度下,当湿度RH70%时,矿物颜料中的PbO、Pb3O4、HgS就会在光照下发生变色。在高湿度环境中,颜料中的胶结质也会引起老化。这是由于手工制作的矿物颜料颗粒较大,与水不易调和,即使调和了,图五陈望道故居照墙壁画图六外墙西侧内倾13厘米图七照墙外壁维修前整体保存状况图八裂隙与空鼓起壳在地仗层上的黏附固着能力也很差。胶结材料有动物性的和植物性的两大类,它们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高温湿度环境下,这些蛋白质是微生物的良好营养基体,而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草酸及有机酸可与颜料中的石青、石绿等含铜或含钙物质发生反应而生成草酸铜或草酸钙,从而加速胶结材料的老化,导致颜料层强度降低,最终脱落。胶结材料的老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生物老化、热老化、光氧老化等,各种因素通常是交替作用相互促进的。2.酸雨和积尘等因素的影响义乌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及酸雨污染较严重,20052008年的4年间,义乌市城区大气二氧115江南传统建筑的壁画保护修复研究化硫污染按年度统计见列表(表一)。从表一可知20052008年二氧化硫污染较重,年均值达到0.0470.060mg/m3,每年污染超标天数为1037天。表一20052008义乌城区SO2年均值年份(年)年均值(mg/m3)样品数(个)超标数(个)超标比例(%)20050.054659375.620060.047686192.720070.053724101.420080.06724182.520052008年城区酸雨监测结果(表二)表明,义乌市区降水pH值均低于4.5,达到了强酸雨的标准;pH年均值范围4.174.37,酸雨频率为85.994.0%。按照酸雨评价等级方法评价,20052008年义乌市区属重酸雨区。2007年酸雨样品中,阴离子中硫酸根占总离子的当量比最大,达到20.3%,硫酸根和硝酸根离子的当量浓度比为1.3,表明义乌市区酸雨仍为硫酸型污染。表二20052008年义乌城区酸雨监测结果年份(年)样品数(个)酸雨(次)酸雨频率(%)降水pH值范围pH年均值2005817592.63.607.334.172006857385.93.606.964.362007847994.03.596.484.302008928693.53.816.004.37空气中的酸性气体SO2、H2S、氯及氯化物是壁画表面污染物形成因素之一。当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SO2时,会对制作材料中含有CaCO3的壁画产生腐蚀作用,表面会形成许多灰白色的CaSO4产物。虽然义乌农村的空气污染没有城区严重,但仍会对壁画产生负面影响。长年累月受积尘影响也是壁画损伤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湿度时,粉尘会起到凝结核的作用,使之具有一定的黏附性,在壁画表面形成牢固的污垢层。当颜料层表面制作工艺粗糙时,降尘还会渗透入颜料层中。陈望道故居照墙壁画除浮尘外,还普遍产生与颜料层结合的污染壳。3.潮湿环境下可溶盐的循环潮解结晶作用义乌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600毫米之间,梅雨季节更是严重。陈望道故居照墙壁画发生酥碱的部位主要发生在下部,照墙檐帽的封檐挑头虽然具有一定的遮挡雨水的作用,但遇到大风大雨天气,斜风雨还是会打湿墙面,而靠近封檐的壁画上部就不易打湿。其余酥碱、粉化部位多发生在屋角的当沟滴水处,这说明壁画酥碱、粉化与水有着密切关系。壁画酥碱被称为是壁画的“癌症”。可溶盐和水(或潮气)是壁画产生酥碱病害的两个必要条件,水诱发壁画表面酥碱的机理是一种单纯的物理过程。研究显示,当相对湿度RH76%时,氯化钠就潮解,当湿度降低时就重新结晶聚积在壁画所在的墙体表面。在水的作用下,由潮湿环境造成墙体及壁画粉刷层(地仗)中大量的水溶盐聚积。受相对温度、湿度的影响,水中的可溶盐和壁画制作材料中(支撑体、地仗层、颜料层)的可溶盐随着水分的移动,始终处于溶解、结晶、再溶解、再结晶的过程。这个过程使体积发生膨胀,将颜料层顶破。同时每次结晶的地点不同,这样缓慢的侵蚀壁画,最终导致表面疏松脱落,发生酥碱病害。综合上述病因分析,义乌陈望道故居照墙纸筋灰粉刷层的含盐量、气候变化导致的温湿度变化、空气污染导致的酸雨和表面污垢、斜风雨造成的墙体潮气等环境因素对壁画材料的综合影响是决定这类病害发生、发展的关键,可溶盐随着水分和温湿度变化发生潮解结晶的恶性循环过程是引起壁画酥碱的重要诱因。而这些病因对于江南地区壁画的保存环境和材料工艺等来说具有普遍的共性特征。(二)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的影响壁画和支撑体、地仗层、颜料层三部分紧密相关,其中任何一层的结构或材质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壁画整体,引起病变。墙体和墙面抹灰层是保持壁画牢固密实的基体。而对于颜料层而言,颜料的成分、颗粒度,胶结物的成分和比例以及壁画制作过程中的工艺技术,都是决定颜料层耐久性的重要因素。胶结物太少,颜料容易脱落;胶结物太多,颜料层容易龟东方博物青铜管窥(第八十五辑)116裂、起甲。矿物颜料性质最稳定不易老化变色,但如果颗粒度达不到一定标准,颜料层也容易脱落。相对于矿物颜料而言,植物颜料如藤黄、花青、胭脂等,其稳定性就要差些,时间长易分解变色。此外还有非颜料的矿物质,以白色为多。近现代还使用有机合成的化工颜料作为壁画的绘制颜料,在光照、温湿度等影响下易发生化学变化。(三)人为因素的影响陈望道故居照墙壁画上贴标语、钉钉子以及不当修缮,导致部分壁画损毁。墙角部位壁画在早期维修工程中被粉刷层覆盖(图九、图十)。三、壁画保护修复的思路与技术对陈望道故居壁画的保存现状、病害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后,提出墙体纠偏和壁画加固同步的修缮保护技术方案。对于壁画本体来讲,保护修复材料与工艺的选择是能否延长其寿命的关键。方案制定和实施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尊重并保留原有材料和工艺的真实性、尽量少干预、修旧如旧、保护修复措施可逆等原则。对所使用的新型保护材料和工艺措施,均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科学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对壁画保护安全有效、具有耐久性和可去除,方可使用。保护修复过程包括原始档案记录、壁画支撑体墙体的扶正归位、壁画表面清理、菌虫防治、地仗和颜料层渗透加固、裂缝修补、表面脱盐、酥碱和起甲回贴、空鼓灌浆、残损及残缺修补、颜料层补配和随色处理等。施工前须在现场选择相对次要的位置(如某个不显眼的角落)进行小面积的局部实验,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选取壁画隐蔽处酥碱部位进行局部修补加固实验。选用浓度3%Primal SF-016丙烯酸水溶液(Primal AC33)、3%Paraloid B72乙酸乙脂溶液和3%聚醋酸乙烯溶液进行壁画加固对比实验。修补加固后应注意观察,确定材料未出现收缩、开裂、与原材料剥离等现象,从而确定修补材料与工艺。经现场对比实验确定,用3%浓度的 Primal AC33丙烯酸乳液,采用低浓度多次渗透法对酥碱壁画进行预加固,效果最佳;而3%Paraloid B72乙酸乙脂溶液的耐光老化性能不够稳定。李明华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乳液对比实验显示,利用乳液聚合原理合成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用于古代建筑的油饰彩画颜料层的加固材料,在耐水、耐腐蚀和光稳定性、粘结强度方面等均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可以保证最佳的加固和防腐、防虫效果1。经过实验性能测试,本方案采用改性丙烯酸乳液和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乳液的混合液,采用低浓度多次渗透的办法,对壁画颜料层、地仗层进行加固,并对壁画起甲、龟裂处进行修补加固。具体办法是:用合适浓度的有机硅丙烯酸乳液浸润地仗,使其软化后,用添加改性丙烯酸乳液调制的纸筋灰泥膏少量,分次填敷修补脱落的地仗层和裂缝;用1.5%浓度的丙烯酸乳图九壁画局部被后期粉刷覆盖图十人为破坏117江南传统建筑的壁画保护修复研究弱部分,用3%Primai AC33丙烯酸乳液进行多次渗透加固,以增加其结构的强度。材料要求不改变壁画颜料的颜色、渗透性能优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