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期(总第797期)科学咨询教育论坛·223·教学发展路线时,要在获取教师想法的基础上制订维护教师权益的内容,以提高教师在活动中的参与主动性。高校管理体系中含有的统战、工会等活动形式均是教师参与决策的有效入口,可以保障教师个体在组织环境中的公平地位,切实增强教师对自身岗位、校园教育规划能力的认同感,能够有效提高教师创新教学能力。(三)教师创新行为的其他建设方式1.塑造教师的创新教学思维。高校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便于教师形成创新教学思路。同时,高校要确定自身的教育发展路线为“复合型人才”,以顺应知识经济的社会人才需求。2.加强现代化教学方法融合,提高教师信息资源的综合获取能力。高校教师应形成较强的信息获取意识,使教师对教学所需的信息形成指向性搜索方式,以期提高教师信息获取的准确性。三、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社会认同感的建设效果对高校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高校要从创造能力、岗位认同、校园认同三个角度,切实增强教师的社会认同感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形成优质的教育使命感,以优质创新能力有效完成教学工作,使高校处于健康运作状态。参考文献:[1]姚春林.南疆高校教师职业信念研究:基于信息时代[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108-112,116.[2]项青.组织认同视域下提升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5):77-78.[3]马跃.个人-组织契合对高校教师敬业度的影响: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0,50(4):253-262.在建筑装饰技术专业课中,建筑装饰类课程的综合性比较强,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建筑装饰课程涉及建筑材料学、建筑学、结构工程学等学科内容,同时也涉及绿化、装饰材料、工艺美术等行业。这几年,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多高等院校也设置了建筑装饰类课程,但建筑装饰类专业的人才还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之间还是存在些许差异,高职院校注重培养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建筑装饰类课程的教学中,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艺术知识和建筑装饰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建筑环境室内装修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建筑装饰类专业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其自身特点,使课程教学与培养目标相一致。一、建筑装饰类课程教学概况在建筑装饰技术专业课程中,建筑装饰类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建筑装饰类课程主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