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建设标准化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即为在施工各个环节精准确定预算造价、施工预算、结算价等。在改进完善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方法与策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其处于合理范围内。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意义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有效管控项目基础阶段、主体阶段、装饰阶段等,并且还需要结合施工合同合理管控工程造价,与此同时通过施工组织管理构建科学健全的造价控制系统,由此保证工程项目造价成本,让建筑施工企业最大限度获取经济效益。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2.1计价模式方面不足计价模式分为清单计价模式和定额计价模式。现阶段,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主要运用清单计价模式,清单计价模式下还是过于依赖定额,建筑施工企业缺少企业内部定额,造成投标预算造价不准确。在使用计价软件中的任何定额除人工和主要材料外,其他不得更改价格,所显示的定额价格同市场价格不符,从整体上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2.2劳动力价格与建筑材料价格市场波动难以有效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贯彻落实工程造价管控工作,能够满足建筑市场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结合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实际情况来看,尚未与现阶段市场环境充分融合,并且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欠缺市场引导,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全方位了解市场环境,进一步促进工程施工有序进行。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人工费与材料费难免受市场变化影响,两者的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对造价产生较大影响,欠缺有效管控措施,难以实现对劳动力与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的管控,从而影响管理成效。2.3造价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没有明确认知人工、材料、机械等相关概念,编制预算时缺项、漏项较多,使得造价风险增多,过程中很难做好造价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使得造价管理问题愈加明显。2.4不重视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大部分人员缺乏成本意识,成本管控机制不到位,当实际开展工作时未进行详细造价分析,做到精打细算,所以造成成本超额支出。同时,项目决策相对随意,停留于表面,未根据施工方案开展施工,随意变动,使得部分工程无法计价。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没有落实好成本分析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