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第6期2022年12月北京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BEIJINGINSTITUTEOFEDUCATIONVol.36No.6Dec.2022DOI:10.16398/j.cnki.jbjieissn1008-228x.2022.06.013教学逻辑:探究教师认知世界的新视角———评董静教授新著《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研究》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在自身教学认知的框架内进行教学决策并开展教学行动的。教师对教学活动要素及其关系的理性认知水平制约着其教学实践的水平。以往学界对此也多有论及,但大多局限在教师知识、个人理论、教学信念和教学智慧等固有的研究话语,而董静教授新著《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则用“教学逻辑”一词探究教师的认知世界,开辟了教学认知研究的新视域,并指出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教学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教学思维发展的背后是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进化。全书共分为八章,层层递进,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一是系统阐释了教学逻辑的相关理论。首先,作者富有创造性地从内容构成、产生过程、功能、思维特征和发展等多角度剖析了教学逻辑的丰富内涵。同时,运用系统思维分析了教学逻辑的结构,指出教学逻辑实际上是对教师头脑中认知结构中各要素的调动和关联,教学逻辑反映了教师认知结构的丰富、深刻和紧密程度。其次,作者对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特征、价值、类型,以及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追问与解答。再次,作者对教学逻辑的思维运演过程进行了生动刻画,指出教师个人教学逻辑在运演过程中兼具共性和差异性双重特征。作者的独到之处在于将教师教学思维的过程可视化,找到了教师教学实践是其所是的内在根据。此外,作者还对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发展水平和模型进行了深入地探寻,指出教学逻辑建立在由不同认知深度、不同认知广度、不同认知策略丰富程度和不同主体觉知程度构成的连续统中。教学逻辑只有在由“识别—评价—应用”基本循环构成的螺旋上升中,才能实现不断跃迁。二是重点探讨了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建构表现、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教师的教学行动不是偶然的,教学逻辑是教师教学行动是其所是的内在根本规则。作者从动态分析的视角,聚焦单一教学问题和系列教学问题决策的过程,揭示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建构表现。在单一教学问题解决中,作者以“学习任务的选择与组织”“学习任务的实施”等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