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何玲霞(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合作与服务)处,湖北黄冈438002)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创新创业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构建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管理体系,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提升师资队伍课程思政能力,推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等举措,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关键词: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大学生;高职院校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047(2022)06-0030-03DOI:10.3969/j.issn.1672-1047.2022.06.08收稿日期:2022-11-03作者简介:何玲霞,女,湖北黄冈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倡导通过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每个环节,进而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整合统一[1]。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下简称创新创业课程)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为此,高校加大了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革力度,通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活动多元、创新创业大赛推动等措施,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得到了一定的呈现。但高职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对其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的要求[2]。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入人心,将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推进课程改革,是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深化“三教”改革的有效举措。一、构建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创新创业课程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以创新创业思维开启更有价值的人生,培养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知识教育、课外实践教育各环节,将人生理想、时代担当、爱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政内容对创新创业课程的价值观渗透作用和对大学生的价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