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测评412023年第5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实行“两考合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上承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下连义务教育,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环节,既包含育人的考量,又具有育才的需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中考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指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1]这有利于为各省级命题单位因地制宜地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要真正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2][3]确保中考的顺利实施,还需要研制与学生全面发展、省域教学实际相适应的中考评价体系。福建省中考评价体系是根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有关政策文件构建的、用于指导中考命题工作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从省市长期命题实践经验中提炼而得的,并将在未来命题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中考命题的改革与创新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中均有相关表述,并集中体现在中考评价体系所凝练的“一核三层三翼”中(见图1)。其中,“一核”是对中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即立德树人、遵循课标、有利发展,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三层”是对中考考查内容的提炼,即核心价值、学科基础、行为习惯,回陈诗吉(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3)基于中考评价体系的地理考试命题实施路径基于中考评价体系的地理考试命题实施路径*摘要:福建省中考评价体系是根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文件建构的,从省市长期命题实践经验中萃取的,用于指导中考命题工作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根据中考评价体系“一核三层三翼”,中考地理试题的命制要围绕考试的核心功能(立德树人、遵循课标、有利发展),科学设计考察内容(核心价值、学科基础、行为习惯),合理确定考察要求(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提高试题质量,助推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课程改革的深化。关键词:中考评价体系;考试内容改革;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评价;地理试题命制中图分类号:G633.55答“考什么”的问题;“三翼”是对中考考查内容的界定,即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4]图1福建省中考评价体系中考地理试题的命制要以中考评价体系为指导,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