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热点·专题|FINANCIALSTUDY见索即付保函作为一种传统的国际结算产品,在国际货物贸易、境外工程承包、境外融资、经营租赁等业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由于保函专业技术性较强,不少保函当事人,包括申请人、受益人和担保人对见索即付保函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对保函规则中一些知识点理解混淆。2021年国际商会发布了《见索即付保函国际标准实务》(ISDGP),该出版物是对URDG758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的总结与补充。本文结合ISDGP和URDG758,对见索即付保函的几个易混淆点进行梳理和解析,希望对保函当事人有所助益。索赔的审单时限、赔付时限和拒付时限担保人在处理保函索赔时必须要厘清索赔的审单时限、赔付时限和拒付时限的操作要求,一旦超时,担保人将失去惯例赋予其的相关权利。索赔的审单时限。根据URDG758第20条a款,对于索赔交单,担保人应从交单翌日起5个营业日内审核该索赔并确定该索赔是否相符。这里提及的5个营业日的审单时间不受保函在交单日当日或之后失效而受影响。24条e款,担保人的拒付通知最晚不得迟于收到索赔翌日起第5个营业日结束之前发出。当担保人确定一项索赔不是相符索赔时,可以联系指示方或者反担保保函情况下的反担保人,放弃不符点,但是该行为并不能延长5个营业日内发出拒付通知的期限要求。保函转让、款项让渡和依法转让保函的转让与款项让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保函行为。但实务中常有保函当事人将两者混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受益人的索赔权是否变更。保函发生转让是由于基础交易中的受益人变更,基础交易中的原受益人退出了保函业务。受益人变更后,保函项下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索赔权也转让给了受让人。而款项让渡是受益人仅将保函项下的应收款项让渡给他人,受让人与担保人无合同关系,并非保函的当事人,索赔权仍然属于保函的原受益人。实现条件不同。根据URDG758第33条,保函要完成转让,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保函特别申明“可转让”;转让保函可用的全部金额;受益人(转让人)提出转让申请;按担保人明确同意的范围和方式进行转让;转让人向担见索即付保函易混淆点剖析保函实务较为复杂,从保函开立、索赔、让渡和终止,再到保函纠纷发生时的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均与各个当事人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紧密联系,明晰保函实务的易混淆点并进行深入学习十分必要。文/刘丽王琪编辑/韩英彤比如提交索赔第2天保函即失效,但担保人仍然拥有5个营业日的审核时间,无须赶在保函失效前完成。但以下三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