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博览2023年第09期•75•律师理论与实务《民法典》背景下实际施工人突破合同相对性主张工程价款问题的探讨毛春泉1韦祎21.江苏新天伦(吴江)律师事务所,江苏苏州215000;2.江苏新天伦律师事务所,江苏苏州215000摘要:实际施工人制度是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这一制度设计即便历经几次修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困扰司法实践的问题,导致长期以来被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所诟病。《民法典》背景下,如何确保既保护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益,又防止实际施工人滥用诉权损害其他工程参与方的合法权益,做到权衡制度利弊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实际施工人;层层转包;违法分包;合同相对性一、问题的提出首先,以一案例进行说明:甲公司将某绿化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建筑业企业资质的乙公司施工,乙公司将工程转包给丙公司,丙公司又将工程转包给自然人丁,丁再将工程转包给自然人戊,戊将部分工程分包给自然人己。现工程已竣工验收合格,甲乙丙丁已按约支付了工程结算款,由于戊和己对工程结算价款有争议,己在未收到结算款的情况下将甲乙丙丁戊全部诉诸法院,并申请冻结了乙公司账户,对乙公司日常经营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对此,我们有必要对以下问题引起足够关注与重视,即实际施工人能否向与其没有合同关系的层层转包、分包的转包人、分包人主张权利?实际施工人突破合同相对性主张权利的法理依据为何?在《民法典》背景下,实际施工人权益保护制度是否有必要予以重新评估和调整。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实际施工人突破合同相对性主张权益保护问题进行探析,不足之处望指正。二、实际施工人权益保护制度的立法演变与现状在我国的建筑市场领域,长期以来都存在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行业乱象,也正是由于相关市场主体转包工程或出借资质违法获利,导致实际施工人被盘剥压榨而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群体性讨薪事件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最高法及各地高院在审理大量实际施工人主张工程价款的案件时,不断调研制定相关司法解释、审理指南以统一裁判标准,进而保护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一)实际施工人制度的创设2005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施工合同解释(一)》)施行,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实际施工人在起诉发包人时可以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案件当事人。发包人只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承担责任。这部司法解释颁布施行后,实际施工人一方面可以向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