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马名杰近十年来,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及创新在向经济领域快速渗透的同时,也迅速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引发了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和市场化。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一些政府部门与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积极互动,形成了外包、合作、补充、替代等多种关系模式,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职能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数字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下简称“数字创新”)的驱动下,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服务属性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公共服务的涵盖范围有缩小趋势。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部分领域出现市场化趋势,其范围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在数字技术及其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的推动下,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正被重新塑造,数字技术正成为创新政府治理的新动力,政府开始从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向服务的合作者或监管者转变。数字创新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几种模式政府部门在探索公共服务数字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基本模式,以及不同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第一,政府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服务效率。这是数字技术影响政府和公共服务的一种最基本和最常见的方式。如,电子政务和数字政府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以及将大数据用于政策分析等。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服务仍由政府部门提供,其基本属性不变。第二,政府业务外包。政府业务外包是公共服务运营模式市场化的一种类型。一些政府部门将原本由公共部门运行的业务委托给企业运营,即运营模式从“政府所有政府运营”(GOGO)转向“政府所有合同商运营”(GOCO)。但数据等资源的产权仍归政府所有,如一些城市委托企业开发和运营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等。第三,公共部门与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PPP)。有的政府部门利用企业在数据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丰富了公共服务内容,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如,杭州市交通局与阿里在2016年合作建设“城市大脑”项目,探索将阿里云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一年来,试点区域道路平均延误降低15.3%,出行节约时间4.6分钟。又如,腾讯与原国家工商总局竞争执法局开展战略合作,探索创建无传销网络平台等。合作伙伴模式下的数据产权可由政府或企业所有,但公共服务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第四,商业服务对公共服务部分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