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驻村帮扶队伍建设工作汇报.docx
下载文档

ID:2215195

大小:12.59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5-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帮扶 队伍建设 工作汇报
驻村帮扶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驻村帮扶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市**区始终把驻村帮扶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关键一招,“五坚持五过硬”,抓实驻村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驻村帮扶质量和效果,为推动全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尽锐出战,确保队伍素质过硬 选人从优。全区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40支108人,其中党员90人,副科级以上干部39人,“三牛”型干部4人,35岁以下队员15人,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50人,大专学历49人,副高级职称5人。 派人从实。结合村情实际,精准配置帮扶力量,做到因村派人。对照市委打造西河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要求,精选45名优秀干部派驻西河沿线15个村,选派3名党群干部到班子软弱村,2名政法干部到信访问题突出村,4名懂经济的干部到经济活跃村。 换人从严。根据平时督查和季度考评结果,对不适宜、不称职、不胜任的队员,按照“年轻的换年纪大的,职务高的换职务低的,能力强的换能力弱的,身体好的换身体差的”标准,严格执行调整程序进行队员更换。2022年已更换工作队员7人。 二、坚持铸魂赋能,确保履职能力过硬 全面固思想。强化思想教育,通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工作队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上党课要求,全年第一书记上党课70余次。 集中学业务。建立区镇两级联动培训机制,实行“队长区级集中培训、队员乡镇强化培训”。全年集中组织工作队业务培训3次,举办了全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业务培训班、全区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以会代训10余次。 交流拓视野。分片开展队长经验交流会2次,通过交流比武,推动形成比学赶超氛围。组织全体工作队员赴**县、**县,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及民宿建设等方面进行考察学习,开拓眼界,拓展思路。 三、坚持重查严管,确保纪律作风过硬 常态化督导。建立常态化联点督导机制,采取“三查两问一测”方式(即查驻村工作纪律情况、查民情日记和生活痕迹情况、查走访记录和帮扶台账情况,随机询问镇村干部和驻点村群众,现场业务测试)开展督导工作。全年开展督导检查12次,现场测试2次,印发通报14期,集中约谈4批次18人,派出单位12个。 程序化考勤。严格工作队考勤纪律要求,坚持月考勤表按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初核签字,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再由区驻村办复核盖章的程序规范工作队考勤。同时,认真审核工作队员工作日志、请销假情况,确保工作队员在岗驻村时间月均不少于20天。 制度化管理。制定了《**区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关于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职责的补充说明》等文件,强化了后盾单位、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协管责任。各镇相应成立了镇驻村办,加强属地管理和业务指导,切实解决工作队“管的着的看不见,看的见的管不着”问题。 四、坚持正向激励,确保关爱措施过硬 压实关爱责任。向派出单位和镇党委下发工作提示4期,及时提醒驻村工作任务和关心队员要求,督促后盾单位党委(党组)定期听取工作队驻村工作情况汇报,帮助解决工作队实际工作和生活困难问题。 落实帮扶要求。明确后盾单位班子成员定期到村开展工作调研,全年各后盾单位班子成员到村走访调研至少2次以上。同时,按照市级后盾单位不低于5万元,区级后盾单位不低于2万元落实驻村帮扶资金600余万元,保障了工作队在村有效开展工作。 切实保障待遇。全年发放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生活补助达400万元,全面落实工作队员保险费12.5万元。注重在驻村一线发现干部、评价干部、选用干部,2022年提拔重用、职级晋升、职称晋级共22人。开展走访慰问困难队员活动,慰问队员10人次,发放慰问金2万余元。 五、坚持真驻实帮,确保工作业绩过硬 筑强基层堡垒。工作队探索实施“三一五”(亮身份、亮承诺、亮积分,联系责任区,五个到户)屋场党建,建设7个特色精品屋场,举办“屋场夜话”20余场,党员联系责任区260个,40个村2526名党员联系6649户群众,解决群众实际问题1033件。**村工作队大力实施“五化提质”工程,通过党建带村建,党风带民风,乡村治理有效,2022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 做强村级产业。工作队始终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主攻方向,全区形成了蔬菜、水果、鱼粉、生猪、楠竹等五大主导产业。**村工作队引进企业,利用竹子资源开发“竹下经济”,村民人均增收超9000元。**村工作队打造集休闲民宿、农业研学和果蔬种植为一体的支部田园综合体,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50万元。***村工作队发挥海拔高优势,推动露营项目落地,每天吸引游客近200人,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0万元。目前,工作队所驻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过10万元。 建强基础设施。2022年,工作队筹资3000余万元改善村级基础设施。****村工作队新建容量为40吨的饮水池,解决2个自然村组55户村民旱季饮水困难问题。**村工作队坚持开展“最洁村组”“最美庭院”“最勤保洁”评比活动,村庄环境大变样。**村工作队常态化开展“三清五改”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拆杂拆危26000余平方米,并突出栖凤渡鱼粉文化特色,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