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经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之(八)落实五项保障措施推进农村土地调解仲裁工作全省农经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之(八)落实五项保障措施推进农村土地调解仲裁工作旬阳县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全县国土总面积3541平方公里,辖21个镇306个村(居、社区),总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4万人,承包土地面积86.65万亩。近年来,我县在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的基础上,积极落实“五项措施”提供“五大保障”,狠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以来,我县累计接待农村土地承包纠纷2886起,3500余人次,调处纠纷280余件(含人民调解),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案件23件,立案15件,审结案件14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争议案件发生率逐年稳步下降,有效化解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保护了农民权益不受侵害,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健全组织机构,构建仲裁保障体系。长期以来,由于土地承包争议管理机构不完善、农村土地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认识偏差及部分承包地四至不清、面积不实、土地流转不规范、婚嫁土地承包权属不明晰等,导致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时有发生。为了有效化解土地承包纠纷,县上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主任、县直各相关部门领导为委员的“旬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委员会组成人员11人,聘任仲裁员15人,办公室设在县农经站,确定专职工作人员3人,具体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日常事务。全县21个镇都组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庭,每村配备了1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员,建立了县有仲裁庭、镇有调解庭、村有调解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调解三级网络体系。二、建设配套设施,筑牢仲裁基础保障。必要的硬件建设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调解工作的基础,为保证仲裁工作的扎实开展,县上充分利用国家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庭建设项目资金,及时调拨公用房200平方米,按标准改建成“一庭三室”(仲裁庭、案件受理室、合议调解室档案会商室),配齐专用电脑、打印机、摄像机、经纬仪档案密集架等项设备,确保了纠纷仲裁调解场地及设施等硬件建设达到规范化要求。三、落实专项资金,保障仲裁经费。为了保障仲裁调解顺利开展,经过积极争取,县财政每年预算15万元作为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案件的调查取证、送达、开庭、材料、交通、档案收集整理、宣传培训等项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