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调研报告】农村基层干部政绩观偏差的观察与思考(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Normal{text-align:justified;}span.Normal{font-family:'Calibri';font-size:10.0pt;}p.Heading1{margin-top:17.0pt;margin-bottom:16.0pt;}span.Heading1{font-family:'黑体';font-size:16.0pt;}p.Heading2{margin-top:13.0pt;margin-bottom:13.0pt;}span.Heading2{font-family:'楷体';font-size:16.0pt;}p.Footer{text-align:left;}span.Footer{font-size:9.0pt;}p.Header{text-align:center;}span.Header{font-size:9.0pt;}span.Hyperlink{color:#0000ff;text-decoration:underline;}span.a{font-size:9.0pt;}span.a0{font-size:9.0pt;}span.X1{font-family:'黑体';font-size:16.0pt;}span.X2{font-family:'楷体';font-size:16.0pt;}农村基层干部政绩观偏差的观察与思考农村基层干部的政绩观决定了平时的工作取向,对整个农村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在与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交流过程中,发现少数同志在为谁创造政绩、如何树立政绩等观念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体现在:一是树立政绩的意识存在偏差,体现在过于求稳,造成发展滞缓。一些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保稳定,只要不出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许多基层干部基于前些年的工作教训,认为开拓性地抓发展、抓调整,难免会冒一定的风险,既然如此,不如得过且过,稳中求“升”,有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没有任何起色。二是创造政绩的方式存在偏差,体现在脱离实际,违背发展规律。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到一个新的地方以后,为了突出本人的工作,喜欢将前任的发展思路丢在一边,另起炉灶,人为地破坏了经济发展的连贯性;有的忽视群众的创造性,仅凭个人好恶和意愿,从主观上出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结果事与愿违。三是追求政绩的目的存在偏差,体现在急功近利,忽视长远发展。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多,更热衷于向领导邀功请赏,喜欢超越现实条件,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发展口号和指标,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的为在短期内出效果、出政绩,忽视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一任的政绩,几任的包袱。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在政绩观念上出现的一些偏差,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思想观念方面存在问题。个别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工作的目的更多地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围绕个人升迁做打算而不是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以这种思想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