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XX市平安事故排查方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方法为进一步促进和强化对各类平安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建立事故隐患排查监管责任制度,对事故隐患实行分级负责制。一、事故隐患的分类1、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平安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3、事故隐患按照其发现途径和方式,共分三类。1)、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2)、各有关部门上报事故隐患(包括书面或口头反映)。3)、受理社会举报的事故隐患。二、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1、一般性事故隐患。应要求有关单位或企业限期排除。2、重大事故隐患。应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根据平安生产法和相关法律的具体要求,催促其进行限期整改。3、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做出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性措施决定,并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加强平安警戒等相应措施,依法强制监督其立即进行彻底整改。三、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1、对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上报的事故隐患,应及时按规定进行查实,并认真协调、催促有关部门及企业进行彻底整改。2、定期组织平安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第2页共7页类事故隐患,尤其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监管。3、对生产经营单位或相关部门上报的各类事故隐患,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协调和催促有关单位或部门限期消除。4、对重大隐患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临时平安措施,并立即上报局长,本局不能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随时上报主管区长,本区无法协调解决的,立即向市局报告。5、要将群众举报、检查发现、上报等各类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况、采取的措施、监管责任人、整改结果、复查时间等一一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将分管领域危险源数量、类型、所在单位、具体位置和部位、危险程度、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监控措施、管理责任人、监控责任人、检查时间、检查情况等详细登记造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