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把握新征程新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前进方向和战略重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权宜之计,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把握几对关系。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系。片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或者片面强调国际大循环,都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认识误区,要从整体上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是国内市场和资源是国际市场和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国内市场和资源,就不存在所谓的国际市场和资源,尽管目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仍然会按照一定规律运转。二是国际市场和资源需要国内市场和资源,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引擎。三是构建国际国内一体化的市场和资源机制,使得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充分交融、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充分流动,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义。把握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对多年来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力、带动力、影响力,不能简单体现为数量、比例。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最具创新力、探索力、灵活性的经济形式,需要加以鼓励、支持、引导。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关系,各自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共同担负起中国经济成长的重任。把握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需求牵引供给,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畅通经济循环,在各环节中消费需求是指南针,有什么样的消费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供给,既要注重数量上、又要注重质量上的消费需求,由大规模、高质量的消费需求牵引生产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纵览历次工业革命,新的供给都带来了新的需求,我国供给侧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