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擦亮志愿服务金名片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xx县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今年以来,xx县坚持以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都是志愿者,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一、紧扣中心,精准施策提水平。依托全县“1+20+422”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推动志愿服务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一是结合疫情防控开展志愿服务。创新开展“无疫”社区(村居)创建活动,全县广大党员志愿者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及时把力量下沉到核酸检测、社区防控、隔离保障最前线,近1万余名党员志愿者工作在社区服务、卡口执勤、核酸采样等防控一线,筑起了距离群众最近的一道道安全壁垒。二是结合文明创建开展志愿服务。动员青年、巾帼、职工志愿者等近数万人次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戴上“小红帽”、穿上“红马甲”,活跃在全县各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楼院、交通路口以及创建的主要节点处,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垃圾清理等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扮靓城市这个“大家园”。三是结合春耕生产开展志愿服务。166支驻村工作队,800余名青年志愿者主动请缨、下沉一线、深入农田,聚焦村民缺劳动力、缺技术、缺农资等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春耕生产、农技宣传、农资配送、农产品采摘等志愿服务,帮助乡亲们一起做好春耕春种春管。二、突出重点,精益求精创特色。坚持志愿服务与文明新风互融共促的工作思路,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县、乡、村志愿服务体系纵横贯通、覆盖城乡。一是聚焦办好实事,共圆群众“微心愿”。广泛征集百姓“急难愁盼”的堵点难点问题,按照“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收集群众生活服务、劳动关系、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3.8万余条“需求清单”,在限时间、卡节点上作出明确部署。全县群众合理需求全部得到落实,群众“满意度”达100%。二是聚焦移风易俗,共筑乡村“新面貌”。通过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专题讲座、移动喇叭等方式,全面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改陋习,倡新风”“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等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聚众赌博等陈规陋习和违法行为。全县超过80%的村用村规民约改陋习、树新风,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明显减少。三是聚焦生态文明,共享环境“青山绿”。精心筹备“3·5学雷锋纪念日”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