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织部长言论汇编(21篇).docx
下载文档

ID:2148294

大小:48.27KB

页数:5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组织部长 言论 汇编 21
2021组织部长言论汇编(10篇) 1.“督”出换届好风气 2 2.把公道正派刻于心践于行 5 3.板凳甘坐十年冷 8 4.擦亮底色犇新局 10 5.擦亮群众“印象分” 12 6.时刻将无我追求“置顶” 14 7.胸怀大志成大事 17 8.学那枣花结实成 19 9.争做新时代“俭朴标兵” 22 10.最美年华宜奋斗 24 “督”出换届好风气 (作者:蒋悦 宜兴市委组织部) 2021年11月01日 近日,中组部召开全国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陈希部长强调,要“加强党对换届工作的全面领导,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狠刹歪风邪气,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换届任务圆满完成。”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关系选人用人公信度,关系换届的成效和质量,必须坚持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在思想意识、制度机制、监督检查等方面构筑坚实防线,为换届工作健康有序平稳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情绪疏导,防止思想“抛锚”。“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有严守纪律的思想认识到位,才能做到知敬畏、守戒惧、守底线。换届是干部集中调整期,也是干部思想波动期。应坚持“广”谈心,时刻把握每一个干部的思想脉搏,为他们解开“心结”、甩开“包袱”。针对存在的情绪不稳定、思想不安分、工作不尽心等不良现象,采用“一对一”面谈、双向约谈等措施,积极引导,认真疏通,让干部以“平常心”对待个人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通过专题培训“听”、工作手册“看”、广播电视“讲”、新兴媒体“宣”等形式,推动政策规定广泛知晓、入脑入心。换届选举前,必开警示教育会、必看警示教育片、必签纪律承诺书,营造严守换届纪律的浓厚氛围。 用好机制杠杆,防止责任“缺位”。换届工作成败,取决于是否执行严格的风气监督,而风气监督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应围绕“十个严禁”要求,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制度体系建设,把制度规定涵盖方方面面,把纪律要求贯穿各个环节,确保执行上级政策不走样、不变通,确保广大党员干部知规矩、明责任。树牢“一盘棋”的思想,充分保证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宣传教育、舆情监测、人选把关、督查督导等方面通力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率。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主动加强政策纪律学习,带头严守换届纪律,坚决维护纪律权威,切实做好示范、当好表率,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政治生态。 擦亮监督探头,防止行为“越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换届中当坚持严字当头、从严把关,加强对换届人选的全程监督,擦亮事前预防“警示灯”、事中监督“探照灯”、 事后问责“追光灯”,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提名”。针对换届风气监督风险点,依托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等机制,及时研究换届工作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和换届选举相关政策规定,落实“凡提四必”要求,严把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洁关,坚决把有“硬伤者”和“带病者”排除在外。坚持将“十个严禁”纪律要求作为红线、底线、高压线,对于违反纪律规定的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把公道正派刻于心践于行 (连云港市连云区委组织部傅蕾) 2021年11月01日 10月28日,省委书记吴政隆到省委组织部机关走访调研时强调,组工干部要做“四个表率”,其中就包括“做公道正派的表率”。换届之年,组工干部作为“操盘手”、“推动者”,公道正派就更为重要。全省广大组工干部必须提高站位、把准方位、履职到位,始终把公道正派作为第一修养、第一准则、第一信条,铭刻于心、践之于行,努力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公道正派是组织部门始终恪守的职业道德,是组工干部最大的“德”。从毛泽东同志最早要求“在干部政策问题上坚持正派的公道的作风”,到邓小平同志强调“政治机关的干部,特别是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组织部门提出“重公道”的要求,指出“组织部门改进作风,最核心的是要坚持公道正派”。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工作重点如何切换,公道正派的要求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代代传承,从没有改变。进入新时代,组织工作责任更大、任务更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使命,全面落实党的组织路线的职责,都迫切需要公道正派的组织部门来引领,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来推动。 “言之易,行之难。”如何做到公道正派,是每名组工干部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时代命题、现实考题和终身课题。这就需要学会把“正”字写好,有居“下”的姿态,牢记“大者宜为下”,心胸宽广、保持低调,正确对待外界的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不能自恃优越、自我陶醉,时刻提醒自己“进组织部为什么、到组织部干什么、在组织部比什么”,努力做优秀的干部,不做优越的干部。有知“止”的心态,知进退、有分寸,用平常心看待职位,用责任心行使职权,始终谨言慎行、慎独慎微,多一些“如履薄冰”的谨慎,少一些“小节无碍”的侥幸,真正做到“公生明、廉生威”。有向“上”的状态,把组织工作这份“职业”当作“事业”去追求,把组织部门这个“平台”当作“舞台”去展示,时刻谨记“风物长宜放眼量”,多为事业盘算、少为自己打算,多为组织献计、少搞个人设计,真正把心思精力专注在踏踏实实工作上,努力成为以“公”为“道”、不偏不倚,以“正”为“派”、不歪不斜的优秀组工干部。 板凳甘坐十年冷 (作者:蒋帅 徐州市贾汪区委组织部) 2021年11月04日 90多岁的人生,70年的科研生涯,见证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创立到强大的70载春秋;一生为核,一生为国,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的征程中,一干就是几十年……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对他们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最好褒奖。 两位杰出院士的奋斗履历是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生动缩影。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面临的是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烂摊子,科技基础极为薄弱。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响应党中央号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潮,钱学森、邓稼先、于敏、孙家栋等一批科学家数十年如一日开展国防科技事业攻关,创造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如果没有广大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历史耐心,没有他们“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踏实专注,也就没有我们今天当惊世界殊的科技成就。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犹需呼唤甘坐冷板凳的专注精神。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不可否认,目前有的科研立项只重眼前、不重长远,片面追求用时短、花钱少、见效快,导致应用科学研究门庭若市,基础科学研究门可罗雀。究其原因,还是短视思维作祟,基础研究往往时间长耗资大,应用科学研究却可以短时间收获实实在在的利益。破除这种现象,必须摒弃短视思维,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历史耐心成就科技创新之美。 常言道:不抡十年锤子,当不了好铁匠;不拉十年锯子,成不了好木匠。一批优秀科学家正是因为吃得了这份坐冷板凳的苦,忍得了寂寞与冷清,扛得住淡泊与清苦,在科技攻关的征程上默默耕耘,才做出了载入史册的历史伟业。“必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的袁隆平,一生只做“禾下乘凉梦”,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隐姓埋名三十载,名利看得淡如水”的黄旭华,一生致力于核潜艇发展事业,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们所凭借的正是对事业的执着和专注,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最终攀上了事业发展的新高峰。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伟大成就的取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坐足冷板凳,攒够基本功,以时间为刻度描绘自身本领的新高度,我们必能蹚开天高海阔的征途,成就气象万千的人生。 擦亮底色犇新局 (苏州市姑苏区委组织部 曹黎) 2021年11月05日 10月28日,省委书记吴政隆到省委组织部机关走访调研时强调,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全省组织工作新局面。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组工干部应善用辩证思维看待继承与创新,大力发扬“三牛”精神,擦亮“干事担事”的鲜明底色,摆脱路径依赖、克服畏难情绪、摈弃守成心态,做到蹄疾而步稳、奋勇犇新局。 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需摆脱“比着葫芦画瓢”的路径依赖。照搬老做法、沿袭旧经验的现象,背后实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能力不足,缺乏因时、因事、因势而变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周恩来同志在《反对官僚主义》一书中指出,“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对事情没有调查,对人员没有考察,也是一种官僚主义。”对工作内涵理解不深、对工作意义把握不透,就会造成看起来勤勤恳恳,实际上落实抓不住要害,谋划做不出创新。思路一变天地宽。组工干部应始终秉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知精神,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转变,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思维惯性的禁锢,认清“时、势、局”,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需克服“没人这样做过”的畏难情绪。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时点上,我们所处的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开启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一切都离不开一个“新”字。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其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组工干部应持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让一切好技术、好方法、好机制为我所用,力戒“别人没做过我就不做”、“没有人这样做说明不能做”的畏难情绪。拿出从头越的豪气、肯攀登的胆气、试比高的志气,激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斗志,解放思想闯新路、改革创新求突破,推动各项工作从“做没做”向“优不优”提升。 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需摈弃“不做就不会错”的守成心态。看似不会出错的守成心态,实质是不担当不作为的工作态度,归根到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全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旨在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若以“不归我管”、“我不知道”、“我办不了”为由,对群众诉求听之任之,按流程走过场、按脚本办实事、按套路写经验,最终只会寒了民心、伤了民意。组工干部应坚持一切从“实”字出发,向“实”字聚力,主动担当、主动担责、主动担重,多出硬招实招新招,深入办好让群众满意的实事。始终将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晴雨表”,学会与群众换位思考,从机制上探索改进工作、提升服务的方法,真正用“新作为”回应“新期待”。 擦亮群众“印象分” (泰州市委组织部 黄子灵) 2021年11月04日 时近年底,各地各部门纷纷对标找差,努力提高考核“指标分”。然而,如果过度纠结于一分两分的得失,也难免限于一亩三分地,执着于“算分”、“刷分”,为了分而分,乃至不切实际层层加码。表面上,阶段性对内的“指标分”上去了,长久的对外的“印象分”却落下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考核是为了干好工作,而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干部干的好不好,群众最有体会,也最有发言权。“指标分”是为了推动工作人为赋予的,“印象分”则是人民群众心中长期留存的,也应是党员干部坚定的价值追求。“指标”是方向、是路径,群众满意才是最终目的地。党员干部既要关注考核“指标分”,更要重视群众“印象分”。始终秉持“人民满意”的干事创业原则,以群众口碑作为检测工作落实的第一标准,以实干开路,用实绩说话,把事情办到群众“点赞”为止。 擦亮群众“印象分”,需要把调查研究引向深入。“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每一个考核体系的制定,每一项考核指标的设立,都不是凭空而设的,而是站在更高一层、全盘统筹后拟定的。“沉下去,才能浮上来;钻进去,才能跳出来。”党员干部应科学研究考核指标,从中把握重点、找准方向。这个“研究”既不是“应试式”,放弃难做的,只刷简单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