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朱雨新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具备管理民众日常事务、效劳群众的职责,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和有力依托。只有处理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有足够的动力效劳好人民群众,而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众多制度方面的问题,制约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开展。尤其是在中央大力倡导简政放权、厉行节约的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更要严格制度约束、落实管理机制、保障制度执行。本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就问题提出一定的策略,以期能对现实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问题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制度设计问题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有先有一个良好的制度设计,才能得到充分的执行,产生良好的效果。首先,在相关的标准性制度文件上,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所依据的文件仍然是10年前的旧的规章制度。而在这10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市场以及事业单位内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的管理制度已经难以发挥其作用,制度文件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其次,在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一般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身兼数职,而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单位。财政部门不仅要兼顾好事业单位其他财务方面的工作安排,更要处理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而财政部门的人手并不充足,也没有专业的人员专门负责国有资产工作,这就使得资产管理十分混乱,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低下。最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不全面,没有制定详细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例如对于国有固定资产按原值多少折旧,折旧年限是多少,国有资产的残值是多少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说,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这些问题的主观操作性很强,这也在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混乱。(二)制度管理机制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方面,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财政部门虽然在名义上对于国有资产有监督管理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定却往往流于形式,相关部门难以在具体实践中真正执行相关的监督管理措施,而国有资产产权资料归集不全、制度执行尚待完善是其中主要的问题。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