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与婉约兼收婉约与豪放的区别国交合唱音乐会6月3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隆重登场,演出了一台“岁月当歌――向乐团老音乐家们致敬〞音乐会。这是中国交响乐团建团50周年金色庆典系列音乐会的第一场。当晚,观众们在音乐会上欣赏到了国交老一代作曲家们创作的合唱作品,就如同翻阅中国音乐开展的一页页历史篇章和音乐“老照片〞,令人缅怀起老一代艺术家们的功勋业绩。这些作品经过历史的陈酿,经过合唱团艺术家们的重新排练演唱,释放出了更加馥郁的艺术芳香。第一个曲目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传世之作,国交合唱团的艺术家们将民族声乐传统中的“小嗓儿〞、装饰音唱得那样清晰灵巧。王酩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和妹妹找哥泪花流是影视歌曲,音乐会上以精致的合唱写作来再现,做了更为细致入微的处理。国交合唱团的女声组在音准和音质上都有着上乘的演绎,钢琴伴奏者程艳在情绪上进行了交响化的衬托和融入,“妹妹〞前奏的一个渐弱做得撩人心弦。听到他们的音乐,我们至今仍会为两位作曲家的英年早逝而惋惜。延安颂和十六字令的曲作者郑律成还是中朝两国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的曲作者。他在这两首歌曲中都写了高亢的男高音领唱段落,当晚的领唱张天甫的高音是那样地通透。阿细跳月一曲的领唱李朔和刘戟勇同样从合唱团中走出,国交合唱团中就是这样“藏卧〞着众多的人才,他们“出〞那么独唱,个性绽放,“入〞那么合唱,将共性寓于个性。嘉陵江船工号子的领唱,男高音歌唱家柯祥云,描绘了一幅散版的巴蜀的音画,合唱团的男声组配以和声的节奏,刚性而又融和。罗忠的这�首歌曲五十年代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奖。音乐会上瞿希贤编曲的牧歌和乌苏里船歌,是中国合唱作品中的经典之作。牧歌以女声唱出淡淡的“雾霭〞,随后,男低音的下方声部轻声续入,婉假设徐风吹拂大西北的草原。田丰在20世纪七十年代谱曲的娄山关和沁园春雪写得非常有气魄,娄山关结尾时“残阳如血〞一句的属七和弦,音高声部半声演唱・到达降B,音乐写得漂亮,歌唱家们唱得漂亮。沁园春雪中的领唱段落是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原唱,刚刚进入了古稀之年的他,当晚作为国交的老艺术家精神矍铄地登场,一展乐曲的豪放之情,使音乐会到达高潮。娄山关和沁园春雪当年由国交合唱团首演,出神・入化,一路唱了三十多年,无人能出其右,这就是传统的延续。音乐会担纲指挥的王琳琳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在校研究生,他的指挥飘逸的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