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农村税费改革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2083086

大小:38.18KB

页数:3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税费 改革 基层组织 建设 影响 对策 研究
农村税费改革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建国以来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进行的第三次重大改革,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工作的具体实践,对新时期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完善、农村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从近一年我市的实践和去年XX县区的试点情况看,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民负担得到减轻,干群矛盾减少,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但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农村税费改革既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变化,提出了新要求,也出现了新情况,遇到了新问题。如何应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根据省委组织局部配的重点课题任务,我部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分管副部长为副组长,部调研科、组织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及市委党校、上饶师院相关同志为成员的课题组。课题组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蹲点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赴12个县(市、区)及税改相关部门展开调研,共召开各类座谈会26个,发放问卷调查表915份。通过调查,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情况、新变化,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深刻研究。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税费改革对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影响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认为农村税费改革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机遇,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的占56.4%;认为有利于减少干群矛盾冲突的占67.5%;认为“本地基层组织建设状况〞好和比较好的占68.9%。也就是说,农村税费改革为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较为积极的影响: (一)完善了农村税费制度,农民负担确实减轻,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近年来,农民负担较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开展,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也是导致有的地方党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变“费〞为税,从根本上治理了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降低了农民负担水平。据统计,XX市农民总负担比税费改革前减少了1.66亿元,人均负担49.92元,亩均负担67.57元,分别减少31元和42元,减负率38.23%。问卷调查也说明,有97.5%的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和有所减轻,农民在税费改革中真正得到了实惠。农民负担的减轻,充分表达了党对农民的关心,得到了广阔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感谢,增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标准了税收征收方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干群矛盾冲突,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农村税费征收历来是农村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一方面,税费改革前是“一揽子〞收费,哪些该交,哪些不该交,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群众不清楚,由于农民负担较重,导致征收难。另一方面,由于局部农民缴费意识不强,拖欠、拒交税费现象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局部乡村干部在征收中采用了一些过急手段,发生了一些过火行为,在有的地方,干群关系较为紧张。税费改革后,征收方式改变,变“人收费〞为“法收税〞,从法律上明确了农民应尽的义务,通过“三定〞(定点办税、定时上村、定额上缴)征收,并辅之以委托代征和代扣代缴新的征收方式,收税工程、收税标准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增强了税收征管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减少了乡村干部与农民群众的直接、正面摩擦。乡村干部也得到了一些“松绑〞,一定程度上从过去“一年到头忙,为收钱和粮〞、“登百家门、遭百家骂〞的苦恼角色中摆脱出来,有利于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为群众谋利益、办好事上,拉近了干群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农民群众由于得到了实惠,气顺了,心畅了,一些误解消除了。据XX市税改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费改税后,农民主动交税的占50%—60%,有不少村20230%完成任务。 (三)实行了“一事一议〞制,使村务管理变“封闭式〞为“公开民主式〞,有利于增强乡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和依法办事观念,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税费改革要求,在三年内逐年减少直至全部取消劳动积累工、义务工,村内兴办水利、修路等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的用工,遵循“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定、上限控制〞的原那么,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税费改革后,由于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干、大家管,调动了广阔农民参与基层民主政治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了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事务的标准化管理。XX县区瑞洪镇建设村原是一个“债务多、上访多、矛盾多〞的“问题村〞。税费改革后,在新任村支书的带着下,通过“一事一议〞,筹资3万元,修了一条2023年前就想修的村内公路,群众对此感到十分满意。 (四)建立了“以收定支〞的新机制,有效控制了乡村不合理开支,有利于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过去,因税费收支管理机制不健全,以支定收,局部乡村随意增加各种不合理开支,加重农民负担。有的地方“吃喝风〞盛行,挥霍浪费严重,败坏了党风党纪,在群众中产生不好的影响。税费改革调整完善了县、乡分税制财政体制,明确划定了乡镇财政收支范围,建立了“以收定支〞的新机制,遏制了各种“搭车〞收费和随意截留税费的现象,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和克服了各种不正之风的滋生。有的农民说:“现在,税交得明白,也交得放心。〞有的乡村干部也说:“税费改革,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消除了农民对干部的疑虑,还了干部一个清白。〞 (五)推动了乡村机构改革和基层政权职能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要求基层政权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真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供公共效劳和加强社会管理上,逐步建立廉洁自律、求真务实、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标准的乡村管理体制。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市采取了小村并大村、撤乡并镇、调整中小学校布局等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行乡村机构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乡村机构和干部人数得到精简,基层组织职能正在逐步转变。通过近一年的工作,全市共撤并乡镇42个,行政村精简30%,撤并学校2173所,精简、清退乡村干部、超编教师等各类人员5990人。同时,有效强化了乡镇基层干部为农民群众效劳的意识,提高了他们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不少地方的基层组织通过创办示范效劳基地和各种效劳组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开展。2022年1—11月农民人均纯收入2226元,同比净增130元。这说明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收入增加的效应开始显现。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是确保农民减负、农业开展、农村稳定的长治久安之策。但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的大调整,改革的阵痛在所难免。从XX市的探索和实践情况看,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表现为“五个不适应〞。 (一)思想观念相对滞后,与农村税费改革要求基层组织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不相适应,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迫在眉睫。从调查情况看,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乃至上级党委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深、考虑不多。问卷调查反映,有26.8%的同志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信心缺乏、消极应付。这固然与农村税费改革推行时间较短,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暴露还不十分锋利等因素有关,但思想观念滞后于形势的变化,是重要原因。有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无动于衷;有的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算一步,主动应对和超前接轨意识不强;有的信心缺乏,畏难情绪大,存在“四忧〞:忧干部工资难兑现,忧税收任务难完成,忧债务难归还,忧无钱为群众办实事。由于乡村干部对农村税费改革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对困难和问题估计得比较高,看得比较重,对农村税费改革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新变化领悟还不是很深,对面临的新机遇认识也缺乏,相当局部缺乏主动应对变化的思想根底。 (二)乡村经济实力薄弱,与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所需的物质根底不相适应,加快农村基层组织的保障建设任务艰巨。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无疑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根底。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大幅减轻,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是乡村财力大幅减少,保持正常运转仍存在一定缺口。就乡镇而言,税费改革后一般乡镇年减收在20230万元左右,多的达400万元,大局部乡镇财政收入平均减少三成左右,在原本财力比较吃紧的情况下,无异于“雪上加霜〞,绝大局部乡镇存在拖欠干部工资、增资“空转〞等问题;就村级组织来说,全市村级收入较税费改革前平均减收50%,每个村的收入包括各级转移支付平均只有2.5万元左右;虽然中央、省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较大,市、县两级也都增加了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保证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转,但由于配套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机构人员精简比例不高,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困难重重,各项开支缩减幅度不大,局部乡村组织的正常运转仍有一定难度。二是乡村债务积重难返。问卷调查显示,有56.6%的干部群众认为,这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据统计,XX市乡村债务达6亿元,乡镇平均负债75万元,高的有230万元;村均负债13万元,有的村达20230多万元。调查中发现,有些村为了百分之百完成农业税征收任务,仍旧采取高息借款的方法弥补农业税征收缺口,以致旧债未还,新债又添。乡村债务积重难返,一方面,导致农村税费收取难,成为乡村干部的精神包袱,牵扯很多精力;另一方面,还引发各类矛盾纠纷、治安事件,影响干群关系,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不少隐患。据调查,有的村支书被告上法庭,有的人身平安得不到保护,已有不少村支书、主任或其家属受到暴力威胁和人身伤害等等。三是制约因素多,集体经济开展缓慢。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财力存在一定缺口,负债沉重,在保“吃饭〞都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无法挤出多余的资金投入经济开展。虽然各地都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但乡村两级招商引资难度较大,有的成效也不很明显;加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不快,农村社会化效劳体系不健全,信息咨询、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产品营销等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的效劳滞后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开展。大力开展农村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的任务非常艰巨。 (三)乡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与税费改革后做好农村工作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实行税费改革,对开展农村经济的思路、乡村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农民的思想意识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目前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与农村工作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差距较大,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精神状态不佳。从调查情况看,有36.5%的人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干部特别是村组干部对做好农村工作的态度是被动应付。由于乡村收入的减少,配套改革措施的相继推行,乡村干部面临减人不减事,减人不增资的窘境,有相当局部村干部思想波动较大,认为工作压力未减,经济待遇偏低,政治待遇无门,感到“工作上没甜头,待遇上没想头,政治上没奔头〞,因而工作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有本领、有能力被称之为“能人〞的村干部“弃政从商〞,远走高飞。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反映,目前全市有近百名村干部不辞而别,不少村支书辞职不干。加之即将进行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即使在岗的,有相当局部也是疑虑重重,消极应付,导致少局部村级组织在“税改风浪〞的考验中“元气大伤〞,一些原本就属“软、懒、散〞的村级组织加剧了“瘫痪〞进程。二是效劳本领不强。这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干部存在的主要差距。问卷调查中,有71.1%的认为乡村干部缺乏开展经济的能力。税费改革后,广阔农民群众对乡村干部带着大家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期望越来越高,但有些乡村干部存在小农经济意识,“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