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乡镇卫生院院长先进事迹(“以院为家”20多年的坚守).docx
下载文档

ID:2075462

大小:18.16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乡镇卫生院 院长 先进事迹 20 多年 坚守
乡镇卫生院院长先进事迹(“以院为家〞20多年的坚守) 我先来向大家汇报一组一家乡镇卫生院的数字。净资产总额1200万元,年业务收入900万元,门诊量3万人次,住院病人人次。这组数字乍一听也许您并不在意,但当告诉您这组数字的出处时,或许您会生出“不简单、不容易〞的感慨。 数字出自镇卫生院。镇是全市最偏远、 只有3万人口并不富裕的乡镇。在这样的条件下,卫生院创造的这些数字您说简单、您说容易吗。 熟悉情况的人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有个“以院为家、把医院的事当成自家事〞的院长。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卫生院多年来一直是全市乡镇卫生院中的佼佼者。院长名叫,1987年担任卫生院院长。“院长真正把医院当成家,职工才会热爱这个大家庭;职工热爱大家庭,也才能安心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效劳〞。这样理解“家〞的含义。20多年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和经营着自己的“家园〞。 1987年,接手的是个真正“穷到家〞的穷家。房屋破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入不敷出。“穷归穷,毕竟是个家;只要心里有个家,‘穷家’定会变‘富家’〞。怀着这样的心态,曾经当过兵、做过乡分工干部的带着职工艰苦创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治穷〞攻坚战。为改变“穷相〞,拆危房、修旧房、建新房;为留住医疗骨干,他耐心做工作,创办了以眼科为主的特色专科;为保证职工福利,他以个人名义借钱,兑现对职工的承诺。在的努力下,“家境〞开始慢慢改变。1994年后,卫生院走出低谷,并逐渐在全市乡镇卫生院中脱颖而出。目前,全院拥有达5000平方的门诊、住院和医技楼,添置了大型光、彩超、c臂机、腹腔镜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一些在大医院才能开展的诊疗工程,在这里也出现了。 心中有家爱自生。对卫生院这个大家庭不仅包含着浓烈的爱心,还有着一段深深的情结。1996年,因患脑膜瘤,在扬州做颅脑手术。他人在病床上,心里却时时牵挂着卫生院这个家,因担忧会影响卫生院工作,他反复劝说职工不要探望,但出于对“家长〞由衷的敬爱,当时全院的50多名职工还是自发地安排好各自工作,先后赶到医院探望他。倍受感动,由然产生一种情感:我要用全部精力回报卫生院这个大家庭,回报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他关心职工生活,在全市率先为全院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建起了职工宿舍楼,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他关心职工家庭,对有就业需求的职工家属子女,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当职工家庭遇到困难时,总是第一个会想到他,都是以家长的身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关心职工成长,每年都选派2至3名职工前往上级医院进修深造。就是对偶尔犯过错误的职工,也以包容之心予以关爱。他还保存着十几年前一位职工的检讨书,这事以前从没向外透露过,只是想在退休后悄悄撕掉。 有家的感觉心境是平静、安详的。在的办公室里,“先做人、后做事,诚信为本〞的座右铭特别醒目。时下,一些医院常与医疗设备回扣、药品提成、红包等字眼相联。但在卫生院,这些问题从不存在,“自家买东西、做事情你会要好处吗。〞他总是这样告诫自己和身边的人。在卫生院采购药品器械时,始终坚持不吃商家一根烟、不喝厂家一杯酒和不拿经销商一份礼品的“三不原那么〞,为的是砍价时“手硬嘴不短〞。一位常年从事医疗器材的经理说,我做了多年生意,没见过像你这样的院长。是的,在心里,始终装的是卫生院这个“大家〞而不是自己的“小家〞,在第一轮“两权别离〞改革结束后,他将自己应得的大局部奖金用于卫生院的开展和职工的福利。 虽然卫生院家产殷实了,作为当家人,勤俭持家的本色没有改变。他常说,“我们卫生院这个家是属鸡的,扒一下,啄一口,不扒就没食吃;积累家产不容易,稍不节俭就会败家。〞对想到医院蹭吃蹭喝揩油的对象,一律高挂“挡箭牌〞,他也因此落下“铁公鸡〞的外号。去年新投入使用的1800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全部装潢按一般预算要80多万元,而他只用了30多万元,就连审计人员也不大相信。但“铁公鸡〞硬是一笔笔地抠省出50万元。 2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一直“以院为家〞,是因为身后有一个始终支持他的小家。他的妻子揽下了全部家务,为的是不让分心。1996年手术后,落下了继发性癫痫、左侧肢体功能乏力等后遗症。最初的两年多,的妻子每天如影相随地陪他上班,料理他的生活,这段情景至今不能忘怀。他爱人没有工作,也没有养老保险,经常半是埋怨半是担忧地说,我家老徐这个人,职工的家属他能安排,就是自己家属他不安排,我老了不晓得怎么办。答复说,在家洗衣做饭,跟在我后面永远不会下岗,这是最好的工作安排。话虽回得巧妙,但心里有个小九九没说出:如果安排了你,就会少安排一个职工家属。 20多年同一岗,“以院为家〞自风光。比起同时期工作并转入公务员队伍的老同事们,多年“家门〞未出的难免有一点遗憾。但看到卫生院的巨大变化,想到任职20多年来,和谐大家庭里没有一封人民来信,先后两轮改革测评时,“家庭成员〞对自己百分之百的支持率,就有一种成就感。 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奋进的动力,家是永远的守候。“以院为家〞的,用20多年的坚守向我们解读并证明了这一切。 第4页 共4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