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党内生活批评难根源探析及对策.doc
下载文档

ID:2016986

大小:50.50KB

页数:4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党内 生活 批评 根源 探析 对策
党内生活批评难根源探析及对策 江苏总队连云港边检站党委书记、政治委员 蔡维胜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有利武器。同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党解决党内矛盾,区分是非,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客观要求。开展创立模范党组织生活活动,党的很多优良传统得到了恢复和弘扬,并探索推出了一些具有时代特点、边防特色的创新举措,特别是在解决党内生活中批评难的问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当前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变革中也迎来了新的挑战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坚决不移地深化创立活动,着力攻坚克难,努力取得解决党内生活批评难问题的新进步,以创立活动的新成效全面促进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 一、党内生活批评难现象的主要表现 创立模范党组织生活活动开展以来,目前部队党的组织生活日趋标准,党员党性观念日益增强,但党内生活中也还存在着原那么性、战斗性不够强,积极的思想斗争有所削弱,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的还不够扎实有效等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人主义。有的同志奉行左右逢源的人生信条和祸从口出的处事哲学,喜欢当“和事佬〞、“老好人〞,怕批评别人得罪人,也怕被人批评影响前程。有的同志在组织生活中把批评片面地理解成“揭短〞、“拆台〞,生怕开展批评引火烧身,做起自我批评头头是道,但批评他人却闭口不言,你不说我,我不说你,不敢“较真〞,看似谦虚谨慎,实为明哲保身。二是“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实用主义。一些同志把个人利益置于首位,明知自己或他人有错也不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利益代替了原那么、关系强过了党性、面子胜过了真理,有的甚至把缺点美化成优点、把优点当做缺点来说,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自我欣赏、相互吹捧的“表扬会〞。有的同志即使迫于形势偶有批评,也是轻描淡写,专讲无关紧要的官话、大话、套话,不涉及实质问题。三是“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自由主义。有的对待同志冷漠、对待党的事业麻木,不敢、不愿与不良现象作斗争,坚持“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甚至对身边的同志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冷眼旁观、隔岸观火,坐等着看笑话。还有少数同志不是从党和部队的事业出发,而是纯粹为个人私利或者其他目的,不把问题拿到台面上来说,有事情当面不讲、背后乱讲,公开场合维护团结,私下里破坏团结。四是“一切为了形象和政绩〞的功利主义。有的同志片面地追求所谓的政绩,对班子内部和少数班子成员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敢大胆揭露,不愿如实上报,生怕影响单位的形象和威望,损害了局部或个体的利益。有的对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针对错误不仅不批评、不处理,甚至说情开脱,搞“内部消化〞,以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非原那么性问题变成原那么性问题,损害了共产党员的形象、损害了党组织和部队的公信力。 二、党内生活批评难现象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在各级都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内各项规章制度日益健全,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党内生活中还会出现种种不正常现象,批评与自我批评屡屡不愿被碰触、有意无意地被淡化,究其原因主要有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源。自古以来,“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思想根深蒂固,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灵魂深处和血脉,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同志奉行明哲保身的态度,更注重的是人情,而不是实情,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想法,单纯的为了面子和人情采取中庸之道,对同志的错误得过且过,忘记了批评也是对同志的成长进步负责。二是前车之鉴的历史根源。在中国的历史上,因“多说话〞而召来杀身之祸的例子屡见不鲜,如夏朝龙逢、商朝比干等,虽是忠臣却“因言获罪〞,明清以后兴起的“文字狱〞,更让很多人心有余悸。另外,在中国三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畏官〞、“惧官〞,惟上是从,不敢挑战“权威〞,同时也“惜官〞、“爱官〞,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不愿发表批评意见,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潜移默化的社会根源。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了勃勃生机和高速开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准那么上表达的尤为明显,权力商品化、关系金钱化、交往庸俗化都是这种影响的延伸,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盛行,让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曝其短、得罪别人,干挨累不讨好的事情,是肯定行不通的。另外,由于制度机制不够完善,政策与舆论不够统一,导致社会上是非界限模糊,好坏标准失衡,很多人价值观处于混沌状态,失去了区分是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四是对上负责的制度根源。目前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还不够健全,干部成长命运掌握在上级手里,不敢对上级或单位主官开展批评。另外,确有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不高,缺乏民主作风,听不得半点批评意见;有的对下属的看法不是以德、能、勤、绩为标准,而是以是否听话为标准,对爱提意见、坚持原那么的认为是难驾驭的“刺头〞不好用,致使一些同志害怕被打击报复而不敢批评。 三、克服党内生活批评难问题的根本对策 创立模范党组织生活活动,任务艰巨、使命荣耀。我们要按照孟宏伟副部长提出的增强组织生活的原那么性、战斗性和先进性要求,以克服“批评难〞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坚持弘扬传统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在身体力行的生动实践中复原党内批评的本来面目。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指出:“关于党内批评问题,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那么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这种批评一开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这段话指出了党内批评的目的、内容和意义,对于今天我们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目前,很多同志还没有真正理解开展党内批评的要旨,在开展批评时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重小的方面,导致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庸俗化、俗套化、家常化,老生常谈、鸡毛蒜皮,对党的工作无益、对部队全面建设无益。要针对时代开展要求和部队建设重点,教育引导大家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将注意力转移到政治和组织上来,切合部队中心工作和队伍自身建设需要,真正找准党内批评的关键点,切实发挥党内批评的作用。二是有礼有节,有理有据。党内批评不能片面地强调斗争性,忽略了团结与统一,党内批评不是闹不团结,不是“整人〞、不是“打棍子〞。要遵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原那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犯了错误的同志,不仅要批评他们,看他们对错误的认识和实际表现,更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通过高质量的批评,到达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的目的。要坚持实事求是,对缺点错误要界限清楚,直言剖析,又要以理服人,把握分寸,不说过头话,以便使受批评者在思想上和感情上易于接受,真正到达用批评解决问题,促进团结的目的。三是领导带头、模范先行。事实证明,批评的风气能否形成,批评的质量和积极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能否身体力行。在大的问题面前,正副书记敢不敢坚持原那么、能不能打破情面,坚持按组织程序和组织制度办事,这是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检验。因此,对领导干部在党内生活方面应该有更高更严的要求,如果正副书记以身作那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敢于承当责任、不争功、不诿过、不遮丑,以实际行动带头发扬民主,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势必会带动整个部队良好风气的形成。 〔二〕坚持理论教育与健全制度相结合,在提升党性自觉的根底上形成党内批评的约束机制。破解组织生活中批评难难题,必须从增强党性入手,着力于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培养和造就党内生活中的良好风气,不断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组织观念、纪律观念。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保持思想上清醒,才能保证行动上的自觉。要扎实开展“三学〞活动,切实打牢思想理论根基,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尤其是要保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和思辨能力,保持坚决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选项是非标准。要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个体与集体的利益关系,自觉服从大局、善于从全局上思考问题。要加强党性教育,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入党誓言,愿意为党、为人民付出一切,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二是增强组织观念。要扎实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从加强班子团结,增强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上,认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必要性,切实做到不以庸俗关系代替党性,不以个人感情代替原那么,使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不断提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民主集中制的观念深入贯彻到党组织生活的始终,以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评议支部、党代表〔党员代表〕评议党委班子、上级党组织点评下级党组织“四评〞为推进手段,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健全完善制度。在克服组织生活中“批评难〞问题,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是管全局、管长远的根本之策。要在严格执行党章条例的根底上,总结和固化创立活动中一些好的做法,突出抓好组织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一单三制〞等制度的落实。要扭住党内批评的重点难点环节,以开好民主生活会为重点,探索建立民主生活会议题双向确定、会前谈心交心、党员代表参与批评、书记首轮发言示范、问题整改目标量化、会议质量公示监督等制度机制,确保党内批评有效开展。要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扩大用人民主,真正使广阔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从而到达组织生活中不唯上只求实、不唯官只为民的目标。 〔三〕坚持党内批评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在民主公开透明的条件下营造党内批评的良好气氛。随着社会开展的需要,随着加强党自身建设的开展,我们必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党内、党外的监督和制约,并将在接受和适应这种监督制约中汲取力量、开展壮大。一是要扩大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扬党内民主,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党内民主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员的批评动力的上下,民主气氛淡薄,党员不敢批,民主气氛浓厚,党员主动批。要尊重和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诉求权和监督权,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报告工作和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定期向上级党委、广阔党员报告履行职责执行决议等情况,始终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党委成员始终处在组织的监督之中。二是要拓展监督渠道。要学会在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善于把人民群众的监督批评转化为我们工作的动力和源泉,进一步广开言路,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征求和听取下级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要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定期开展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活动,真诚地、主动地接受群众监督,对不涉及党内秘密的大小事情进行最大限度地公开,充分发挥党务公开各种载体,确保公开的内容深入人心,让广阔群众知道上级的方针和政策,以便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全面营造敢讲话、讲真话的良好气氛。三是要落实责任措施。要注重各项措施落实的严肃性,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坚决克服形式上严格要求、实质上不敢揭露矛盾,形式上接受监督、实质上听不进批评意见等问题,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现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的良性循环。要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在自我监督的根底上,实行自上而下的批评监督,对搞“一言堂〞,“家长制〞甚至有打击报复的违纪行为要依法办理,切实保证同志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经常性健康地开展。要探索建立透明度高、可操作性强的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充分调动广阔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大家讲实话、讲真话,切实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 第二篇:土地整治问题及对策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