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广电局加强村级文化构建方案.doc
下载文档

ID:2006414

大小:16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广电 加强 文化 构建 方案
广电局加强村级文化构建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展,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加强村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按照表达公益性、根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保障农民群众根本文化权益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和谐、维护农村稳定为目标,加大政府对村级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基层队伍建设、机制体制建设,提高效劳能力,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村级文化建设格局,夯实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根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文化保障。 二、目标任务 到2023年底,全市以构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为核心,以加强“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为重点,以重点带全局,以工程促开展,改善农村文化设施条件,提升农村文化队伍素质,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效劳功能,培育我市农村文化特色,全面开创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新局面。 三、方法步骤 (一)不断提升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水平。一是提升村文化大院整体建设水平。按照上级关于文化大院分类建设的思路,2023前全市690个行政村要建成三类文化大院,2023年前20%的行政村实现一类文化大院的建设规模,30%的实现二类文化大院的建设规模。二是不断实现农家书屋建设新突破。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的建设标准,因村制宜,分类实施,到2023年底根本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三是加快推进共享工程村级效劳站点扩展工作。与全国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效劳点建设力度,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和效劳的“进村入户〞。按照关于公共电子阅览室“1181〞建设目标,2023年前全市建成8个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至2023年完成各级网点的拓展任务。四是播送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按照同步建设、分步实施的原那么,采取整体转换的方式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2023年11月前,分片区逐步完成XX县区4万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2023年11月至2023年底,完成10处镇街区10万有线电视用户的整体转换。 (二)大力推进村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村级文化队伍建设。要结合村级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着力培养和吸收农村文化骨干,开展和聘请村文化志愿者,以点带面,逐步培育和建立起扎根基层、热心文化的村文化效劳队伍,使之成为村级文化建设的生力军。2023年底要对全市农村文化人才资源进行普查,登记造册,建立档案。2023年底前实现村村有文化协管员的目标。二是扶持乡村民间文化队伍开展。把乡村民间文化人才开发纳入人才开展规划,继续实施好农村文化“百、千、万〞方案,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办文化,重点扶持王锡之等140名优秀乡土文化人才和星光艺术团、小章竹马、大陆锣鼓等12个乡土文化团队,充分发挥其在活泼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突出作用。三是加强村级文化队伍培训。市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开展村级文化队伍培训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单位。2023年前,要建立和实施村文化人才轮训制度,依托共享工程不断拓宽培训模式,积极组织专业人员下乡村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培训。2023年前,对所有村级文艺队伍培训一遍。 (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村级文化建设。一是大力开展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各村居实际,抓好音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摄影、染织、编织、剪纸、民俗等特色文化建设,打造文化精品和亮点。2023年前,全市要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现代农村文化新格局。二是积极开展农民自办文化。充分利用市镇两级文化事业专项资金,对投资村级文化建设的企业和工程进行贴息、奖励、资助,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开展。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大力扶持农村业余剧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开展。三是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援助机制。与组织部正在实施的市直部门包村和党员联户活动相结合,建立城乡共建、对口帮扶的长效机制,引导经费和资源投向村级文化建设。采取企业冠名、文企结对、社会捐建等方式,发动城市居民、农村在外工作的知名人士、企业家或团体,支持村级文化建设。 (四)切实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一是加强对村级文化建设的指导和效劳。市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承担对村级文化建设进行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具体职责。每年在村文化大院建设一批基层效劳点,定期开展送书下乡、送戏下乡活动,积极面向村民开展文化指导和效劳。二是面向乡村开展数字文化信息资源效劳。加快村级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步伐,提供电子图书阅读、信息查询、网页浏览、影音视听、远程教育、自助培训等“一站式〞效劳,努力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效劳便捷、覆盖农村的数字化信息效劳体系,确保农民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数字文化效劳。三是组织优秀文艺资源进农村。通过组织开展春节文艺调演、绿博会文艺汇演、浓情四季文艺演出和京剧擂台赛,举办农民艺术节、农民读书节等形式,积极培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提高节目质量,提升农村文化活动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为加强全市村级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成立市村级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各镇街区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将村级文化建设工作纳入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村级文化建设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村党支部、村委会要把村级文化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明确一名委员负责组织文化工作,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使村级文化建设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二)强化经费保障。各镇街区要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并确保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村级文化设备购置、活动开展和人员培训。要运用补贴、奖励、工程拨款等方式,加强对村级文化建设的经费支持。运用减税免税政策、授予荣誉称号、冠名等措施,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和公益文化活开工程进行资助或捐赠。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村级自建能力,是解决农村文化事业开展经费保障的长久之策和根本出路。 (三)强化人才保障。加快村级文化建设工作,人才保障是关键。一方面要加强市镇公共文化机构人员配备。市人事、劳动部门要增加市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采取聘任、考录等多种方式,大量引进文化专业人才,尽快实现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一方面推广配备政府补贴的兼职文化协管员等做法,从大学生村官或回乡大中专学生中聘任村文化干事,从村“五老〞人员中选聘村文化参谋,从社会各领域有一定专长和效劳热情的人员中聘请一批村文化志愿者,切实为村级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人力支撑。 (四)强化督查考核。要把村级文化建设列入精神文明先进镇村和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示范区(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将深入村级开展效劳情况作为基层文化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村级文化建设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各镇街区重大文化工程在村级的落实情况、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情况、乡镇文化站面向村级开展效劳情况、财政投入保障情况、村级文化活动与效劳开展情况和村级文化队伍建设情况。建树典型,组织开展优秀村文化大院评选表彰活动。 内容总结 (1)广电局加强村级文化构建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展,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加强村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2)三、方法步骤 (一)不断提升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水平 (3)市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承担对村级文化建设进行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具体职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