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促进小学班级管理.docx
下载文档

ID:1975259

大小:21.78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平 对待 每个 学生 促进 小学 班级 管理
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促进小学班级管理   摘 要:“班级〞是学校的根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管理者,为了从制度上成为一定的教育单位编制,所以需要管理。班主任可以按照一定的原那么和要求,采取正确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级体。在管理时,班主任应秉持人人平等的态度,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  关键词:管理;公平;对策  1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可以看出,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很多公平方面的问题,例如:重视班级的社会功能,无视个别学生的个性开展、重视正式群体,无视非正式群体、重视处境好的学生,无视处境差的学生、重视成绩好的学生,无视成绩差的学生。管理者只有树立公平的理念,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开展。  1.1公平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开展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体化形成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必须掌握各种重要的信息、知识,从而为自己确定正确、向上的生活目标。所以无论是个性化还是社会化,都是受到他所在的生活环境的影响。这时管理者不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无视个性的开展,使学生统一化。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学习能力、心理状况、交际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之不公正、不科学的教育的推波助澜,从而使学生走向极端,最后导致两极分化。  1.2专制问题  专制是教师不公平教育的开始。任何一个教师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权威主义式的支配者。每个教师刚上任时也许就会下定决心绝不做权威主义式的支配者,努力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做一个民主的教师。但是一旦落实到实际,学生各种各样的要求和意见、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往往会始料未及,于是便会偏离自己的初衷,认为只有使学生听我的话,服从我的旨意才能把班级管理好,于是严厉的管理学生,学生就会怀着害怕、恐惧的心情,战战兢兢地学习。这样整个班级就显得非常的和谐,老师也就很有信心。但是学生爱学习的兴奋也就被老师的专制浇灭了。学生潜意识的认为老师的话就是命令,学习只是完成使命而已,而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有些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却特别听班主任的话,甚至是害怕班主任。这样班主任就沦为专制型老师。他的话就是命令、指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都制约着学生的自由,管理支配着学生的一切,不自觉的就抑制了儿童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开展,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1.3管理理念问题  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并不如人意。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很少有学生参与和制定班级方案或总结工作。因为班主任认为这项工作是自己的特权,没有必要让学生参与。其实班级管理就是学生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参与班级活动,就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2 管理对策  2.1树立公平理念  班主任应该关注班级活动中管理主义倾向的消极影响,全面的考虑班级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开展,使二者到达协调。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平等的对待。从公平的角度说,班级需要科学管理,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要确立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把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兴趣爱好、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家庭教养等各自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让学生知道在班级活动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班主任应该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具有两面性,即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因为每个学生在班级活动之余,都需要一些非正式的小群体活动,这些群体的组织,有可能是因为志趣相同,有可能是因为感情融洽,更甚至于是地域关系。这样能使班集体充满欢乐,但是它又有盲目性、消极性。如果过分的热衷于小集体而无视班级活动,就会导致班级出现分裂、不团结。所以班主任要公正的对待每个小群体,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不偏爱、不歧视,经常开展课外娱乐活动,把非正式群体组织起来,使他们的关系融洽,这样就可以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有些班主任对于不同家庭的孩子有不同的态度,有些班主任会歧视家庭贫困的学生。因为学生正处于心理品质形成阶段,这样会对贫困生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导致学生出现心理疾病。所以班主任应该不管贫富,一视同仁,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2.2全民参与,相互制衡  每个学生都是管理者,而人人都被管理,教师是效劳者。秉持这样的态度,教与学才能相长。每个班级活动应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让他们充分的展现自己,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级的主人。这样他们才能由被动参与转换为主动参与,以主人翁的心理参与班级活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班级管理积极向上、和谐开展。  2.3 制定班级制度  一个良好的班级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它是班级成功的保证。学生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必须是在学校制度的前提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2.4 树立典范  班级学生中总会有优、差之分。班主任应该对优秀的学生加以栽培,使他们成为班级中的典范,发扬典范的力量,介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树立典范的过程,也是弘扬班级正气的过程。要张扬声势,造气氛,介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分析其成长的原因,号召同学们向先进看齐。  2.5 确定班级奋斗目标  班主任应该为全班学生确立一共同奋斗的目标,这样就能够实现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确立了这个目标,学生就会自我催促,自我控制,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由于超越自我,适应未来,实现自身价值。同样老师也可以为此制定奖惩制度,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以催促学生进步。  3 结语  学生素质的开展,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开展受到其班级管理不公平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非常重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的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适应现代教育开展的需求,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根据现有班级管理情况和现状指导班级管理实施,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认真分析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正确、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桂林漓江出版社,2023  [2]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M].上海:教育研究,2023(6)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