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地区人才工作考察情况汇报新编.docx
下载文档

ID:1960093

大小:20.47KB

页数:1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地区 人才 工作 考察 情况 汇报 新编
地区人才工作考察情况汇报 近日,区政协组织区委人才办、区科技局、区人事局、区经发局等部门和区政协办公室有关同志组成“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努力构筑人才高地〞专题调研组,由王珠瑛主席带队,围绕人才工作“十二五〞规划制订,就“十二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规划目标、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配套和具体措施、人才工作的机制和平台创新等内容分别赴省内区,市、区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有关学习考察情况报告整理如下,供决策参考: 一、三地人才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认为、、三地在人才工作开展方面都表达了气氛浓、手笔大、机制全、平台新、效果好等显著特点,党政领导思想认识、具体政策措施以及人才的社会保障等方面都非常到位,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1.气氛浓。三地党政领导对人才工作都高度重视,都把人才工作作为区域经济开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了上下一致重视人才、对人才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气氛。如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小组由区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负责牵头开展工作。区委、区政府每年召开的第一个全区性会议就是人才工作会议。同时把人才工作作为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加大工作绩效考核和督查力度。如引进海外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新人才是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目标考核的核心指标,对此,区委区政府每半年进行一次年中督查,每年进行一次年度考核,确保了引才工作高质量完成。 2.手笔大。三地在人才目标制订、投入保障等方面都表达出大眼界、大气魄、大手笔。如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5年投入5个亿〞,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教育人才、卫生人才、旅游人才等“9大〞人才引进培育方案。区提出,用5年时间,引进并重点扶持2023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创业,到2023年,使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和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新人才的嫁接式企业相关工程的销售总收入超过80亿元;到2023年,引进并重点支持2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创新创业。把建成无锡集聚高层次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开展高端效劳业、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创新创业重点地区。区对进入企业工作并签订三年以上聘用合同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在三年内按引进人才的实际工作月数,分别给予工作生活津贴,其中最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人每月补贴达8000元。同时区还实行了量大面广的人才津贴制,三年内对40周岁以下博士、35周岁以下硕士、30周岁以下本科生每人每月分别补助202300元、300元、20230元。这些措施,使人深切感受到三地对人才引进的真诚愿望,对人才队伍的真心关心,极大地推动了三地招才引智工作的开展。 3.机制全。三地都已根本建立了覆盖全面、内容详实,既有吸引力又具操作性的人才工作机制。如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鼓励政策方面:区出台了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的意见,从资金、工作场所和住房、公共效劳等多个方面给予具体扶持,根据XX市综合评审意见,分别给予a、b、c三类海外留学归国(来)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20230万元、60万元、40万元不等的创业启动资金;不低于300万元、150万元的风险创业投资;不低于300万元、150万元的资金担保;并提供不少于20230平方米的经营场地,不低于20230平方米住房,三年内免收租金;对企业所建市级、省级研发机构,分别给予2023万元、20230万元资助;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分中心的,政府补贴20230万元;对新设立的国家级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政府分别给予50万元和2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资助。对留学人员创办企业,从企业注册起五年内,第一至第三年由政府按企业对地方财政实际奉献额的20230%,第四年和第五年按50%给予奖励扶持。在人才保障政策方面: 为进一步解决引进人才创业就业初期的住房问题,市制定人才公寓租房补助方法,对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合法劳动合同的紧缺专业人才租住人才公寓给予为期2年的补助,其中对科技领军人才实行全额补助;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每人每月补助202300元、每月800元、500元,补助所需资金由财政和企业按60:40的比例分摊。区方案到202322年建设202300套总建筑面积达111258平方米的人才公寓,由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事业单位购置,用于引进人才的流转入住,也可由符合条件的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才租赁。在企业人才效劳机制方面:区建立了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由政府出资统一招聘大中专毕业生派驻到涉及“530〞工程的重点企业,采取定人跟踪“保姆式〞效劳方式,及时掌握企业开展需求,主动跟进效劳,反响问题,积极帮助解决,做到能快就快、能宽就宽、能倾斜就倾斜,为“530〞工程和人才及时高效解难题、排忧虑。这些政策力度都非常大,对人才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为三地在吸引人才的竞争中赢得了优势。 4.平台新。在搭建人才工作平台方面,三地也都有创新做法。如在海外人才招聘引进方面,区、区都在海外留学生相对集聚的国家建立了海外人才引智联络站,聘请留学生作为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有意回乡创业的留学生资料并做好相关牵线搭桥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区每年都组团赴海外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今年5月由区委组织部长带队,率区人保局、科技局和开发区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通过举办“百人方案〞推介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政策创业经验报告会、创业交流会等形式,赴欧洲留学生最为密集的法国、德国等地区开展引才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区成功设立了海外引才巴黎工作站、海外引才德国工作站,并聘请了一批海外引才参谋;在“柔性〞引才方面,区从2023年开始推出“高校教授效劳团进〞活动,在年初,通过向各镇乡、街道征集企业在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汇总材料后,赴北京、西安、武汉、上海等高校密集的区域有针对性地邀请各地知名高校的教授、专家组成效劳团到,帮助区内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在今年的“高校教授效劳团进〞活动中,20231名高校教授共走进79家企业帮助解决了20232个技术难题,涉及工艺改进、新产品开发、检验检测等诸多领域。这种政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的方式受到高校专家和企业的普遍欢迎;在效劳高层次人才方面,区建立创业导师效劳机制。聘请市、区海外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业导师理事会成员担任区内有关“530〞工程创业导师,推进区内重点骨干企业、区内外效劳机构与海外人才创办企业的合作开展,在企业管理、市场拓展、融资筹资等方面为海外人才创办企业提供帮助。在企业人才培养方面:区推出百名企业家进北大、百名企业骨干再训练、百场培训进企业、百名企业人才读硕博等“四百工程〞。在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区围绕提高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工程的入驻率、存活率和成功率,高标准建设一批人性化、国际化、智能化的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推出了开发区科创园、科技社区、高铁站商务区高端效劳业载体群和各镇(街道)重点产业为特色的科创园区等创新载体。区在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根底上,已建设层次更高的院士工作站2家。在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方面:区政府在清华大学设立“清华大学无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首期提供2022万元,用于支持清华大学对企业需求技术(产品)和符合产业开展的重大科技成果的研发等,并建立了“清华大学无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相关平台,将区的产业、区位优势和清华大学的科研、人才优势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的开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 5.效果好。由于领导重视、政策完备、工作到位,三地人才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至“十一五〞期末,三地人才总数都将到达2023万左右,“双高人才〞、海归人才比重显著提高。如市至202322年底已拥有具备位于国际前沿、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高技术含量的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能引领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新能源、技术先进型效劳外包等产业开展的科技领军型人物15名。区“十一五〞期间共引进双高人才120230余名,海归人才12023名,“530〞工程人才93人,依托人才优势,科技创新助推经济运行质量不断优化,202322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1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七分类)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26.8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2.5%。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 二、对加强我区人才工作的几点启示 经过学习考察,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经济的开展,一定要做好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三地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开展,依托的正是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快速开展。三地在人才问题上的认识高度一致,说明了人才对区域经济开展的重要性。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人才资源已初具规模,预计至202322年底,全区各类人才总量可到达15万人,符合“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地区水平和经济社会开展客观需要相比,当前我区人才开展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创新型科技人才缺乏、人才密度偏低、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缺乏、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缺乏等问题,可能会对我区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和制约。为此,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人才的开展,把实施“人才强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开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来抓紧抓好。 1.要形成共识,进一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要充分认识到,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已成为各地的共识,未来各地经济社会开展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人才的投入,是对区域经济开展最具远见和回报最高的投入。要把人才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开展的第一资源来看待,真正把人才工作作为经济开展的重点工作来抓。 在人才工作管理机制方面。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宏观决策机制,切实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借鉴、、等地先进经验,建议对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升格,由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并充实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统一领导,推动各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协作,健全有效的人才资源开发宏观调控体系。要落实“十二五〞人才规划纲要实施的目标责任制,建立任务实施情况年度评估和催促检查制度,把人才开展规划实施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各工程标任务如期实现。 在人才工作气氛营造方面。要在全区大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气氛。建议根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开展规划纲要(202322—2023年)文件精神,适时召开全区性人才工作会议,以区委名义制订下发有关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同时,形成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例会制度,每年召开1次。以进一步营造党政领导重视,各部门配合支持,全社会共同关心人才工作的浓厚气氛。 在人才工作投入保障方面。要表达在人才投入上的大手笔、大气魄。完善人才工作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确保人才投入增长不低于财政增幅;高标准建设区人才大厦,切实发挥人才大厦在引进区内外各类人才的平台载体作用;要进一步建立符合实际的人才用房建设体系,根据出租与出售结合、布点与扩面相结合、货币与实物相结合的原那么,按各类人才奖励用房、安置用房、租赁用房等不同用途,进一步加大人才用房建设力度,推进人才用房建设由XX县区向各平台、各镇街延伸,切实解决各类人才在创业安居问题;大力推进国际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等人才孵化基地、产业开展基地建设,确保各类创新产业在得到孵化并开展壮大;加大对各类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气氛。 2.要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 要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鼓励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