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新时代党章修改的理论意蕴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1943026

大小:22.50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时代 党章 修改 理论 意蕴 研究
新时代党章修改的理论意蕴研究 摘  要:党的十九大对党章进行了修改,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修改的第一部党章。新时代党章的修改在时代意蕴、使命任务、坚强保障等三个层面表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彰显了新时代的理论意蕴。在时代意蕴上,表达在新思想、新矛盾、新内涵;在时代使命上,表达在新使命、新任务;在坚强保障上,表达在新定位、新布局。新时代党章必将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鲜活记录和时代乐谱,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蕴。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章程;十九大;理论意蕴 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总是注重总结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将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表到达党的章程之中。党的十九大为了顺应新时代新形势,对党章作了修改,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第一部党章。新时代党章在时代意蕴、使命任务、坚强保障三个层面表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彰显了新时代的理论意蕴。 一、新时代党章蕴涵的时代意蕴 (一)新时代新思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极其重视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珍贵的历史经验。新时代党章修改的最突出的历史性奉献就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回忆党的历史和党章的开展演变历程,不难发现,党的指导思想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大旗,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从毛泽东思想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思想的每一次与时俱进,都使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迈向新台阶、站上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答复了“时代之问〞。 新时代党章在总纲局部专门增加一个自然段,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奉献和重要地位。这一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相结合的角度答复的核心课题,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间节点上,需要系统解决的问题,即“新时代坚持和开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涵盖改革开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理论层面上,新时代坚持和开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八个明确〞;实践层面上,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根本方略可以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开展上作出了独特的历史奉献。 (二)新时代新矛盾: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相应修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开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也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政治论断,是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提出新愿景、作出新部署的根本依据。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不同。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1956年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开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时隔36年,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再次作出调整,它是基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需要和我国的开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出的科学判断,基于此,新时代党章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相应修改,这是十分及时而必要的。 (三)新时代新内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局部写入新时代党章,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时,增加了一条“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三个自信〞扩展为“四个自信〞。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民族的灵魂,中国有博大精深、传承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有鲜明独特、发奋向上的革命文化,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根底、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局部写入党章,有利于全党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二、新时代黨章规定的使命任务 (一)新时代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党章载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全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都是紧紧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而展开。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同志就带着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忆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新时代党章在明确“中国梦〞的同时,对“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作出修改,将第二个“百年目标〞修改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意味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已经制定一个非常完善的战略目标体系。实际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就是党带着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同时,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新时代党章明确了“四个伟大〞,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二)新时代新任务: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布局 新时代党章明确“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首次载入党章。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时代党章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写入党章。例如,经济建设方面,在经济开展战略中增加“创新驱动开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开展战略、军民融合开展战略〞,修改增写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内容;政治建设方面,修改增写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开展〞;文化建设方面,修改增写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內容;社会建设方面,修改增写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增写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 明确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写进党章,毫无疑问,会使党更加重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加重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新时代党章提供的坚强保障 (一)新时代新定位: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了调整充实 党的十九大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政治原那么载入党章,在更高站位上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新时代党章修改的一大亮点。尤其是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重要政治论断写进党章,可以说是总结了过去加强党的领导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党的全面领导对于党和国家至关重要,只有党的领导落实到各方面,国家才能团结统一,人民才能高度凝聚,才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井冈山,从延安宝塔山、太行山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新时代党章强调“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范围明显扩大,各项工作都要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党的领导方式也更加多元。“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新时代新布局:对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作了调整充实 新时代党章增写“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指导方针,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修改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强调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特殊性。与此同时,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作了修改完善,形成“5+2〞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5〞即“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其中政治建设、纪律建设是新增加内容,“2〞即“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调“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党的其他建设必须以党的制度建设为保障、依托和载体;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住了党的建设的要害和根本。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应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严峻复杂的,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新时代党章规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力度之大,领域之广,前所未有。纵向上,历朝历代反腐败力度没有今天这么大;横向上,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政党反腐败的力度比中国共产党大,效果比中国共产党好。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但不可能一劳永逸,不能有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不能有初见成效、见好就收的想法,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新时代党章是全党的智慧和共识,充分表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取得的成果,表达了党的十九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必将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时代乐谱和鲜活记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蕴。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徐艳玲,王盛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知的历史流变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0):86-93.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22(6):58-62. 作者简介 王超(1991—),男,汉族,湖北荆州人,管理学硕士,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区社会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党史党建的研究。 肖莉(1982—),女,汉族,重庆沙坪坝人,哲学硕士,重庆市建设技术开展中心党建专员,主要从事党建工作。 基金工程:本文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2022年度校(院)重点课题“新时代农村党支部标准化标准化建设研究〞(CQDX2022BZD-008)和一般课题“‘袍哥’文化、码头文化、江湖习气对我市基层干部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建议研究〞(CQDX2022B-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