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和建议.docx
下载文档

ID:1910946

大小:19.37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流动 人员 人事档案 管理 现状 建议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和建议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组成局部,为加强管理,1988年,1989年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进一步明确、标准了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自1996年两部委联合发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以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正轨。职业介绍效劳中心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开始为下岗失业、社会流动职工提供档案托管效劳,根据职能(哈编字[2022]329号),开展为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保存档 案并提供相应效劳。从2023年起,开始接收XX市国有企业并轨改制的职工档案,该档案由企业到失业保险中心审核失业待遇后送至我中心统一管理。从2023年2023月以来,共为35万人次职工提供过档案托管效劳。根据近年来档案管理的实践,本文着重探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中国/8/view-12982649.htm 1.档案管理不标准,档案移交不及时 有的单位对档案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用人制度不标准,考核、档案工资晋升、评定机制不健全,不注意平时材料的形成,导致档案材料缺失,这给办理参加社会保险、职称评定、退休、出具人事档案相关证明和办理流动手续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离岗的“两不找〞人员和已辞职、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普遍存在,在这些流动人员档案中,有些没有及时移交 专业档案保管机构,有些没有人事权限的单位擅自保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造成局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丧失、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档案材料归档不及时等情况出现。如何处置这些档案,一直是困扰档案管理者的难题。 2.“弃档〞现象较严重,原因复杂 造成“弃档〞现象的原因较多也较为复杂,通过对中心管理档案的分析,以下几种情况较多。 (1)用人观念的变化,使人事档案作用逐步淡化。随着企业深化改革和民营企业快速开展,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众多跨国公司、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转向去做人才的背景调查,而越来越忽略对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的关注。调查显示:有68%的被访者认为人事档案在求职及职业开展中不重要或作用不大。企业经理通常是采取面试方式、〞合格不合格干了就知道〞的方式评价聘用员工。这将在录用源头给人事管理留下漏洞。 (2)人才流动日益频繁,断档、重复建档的问题时有发生。户籍管理体制的松动和用人单位地域观念的淡化,为人员合理流动提供了空间和条件。有些人甚至不顾组织是否同意,一走了之。由于敢于不顾组织是否同意而跳槽的人,多数是市场急需的人才,有的行政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对跳槽的人采取扣留档案的方法“挽留〞人才,造成了流动人员“人质档案〞现象屡见不鲜,“人质档案〞在原单位被长时间搁置,根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而新用人单位在当地人事部门重新建档,就不可防止地出现了断档、重复建档的问题。 (3)人事档案保管机构以营利为目的。据了解,现有的人事档案保管机构,均为盈利性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因此,现行的人事代理费收取较高。档案的保管部门,应充分表达公共效劳职责,逐渐减少收取代理费用。物价部门必须严格监管,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 效劳性质;财政部门在资金上应当向档案保管机构倾斜,给与必需的补助。 3.各收档部门恶性竞争严重,管理混乱 按原劳动部颁发的职业介绍规定(劳部发(1995)42023号)、职业介绍效劳规程(试行)(劳部发(1998)1号)、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202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023号)、就业效劳与就业管理规定(20222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8号令)均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效劳范围中包括“保管档案〞及“从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业务〞。但从202223年起,社保局社服中心、机关效劳中心、企业职工托管中心、人力资源效劳中心、各区存档部门均打破原有存档范围限制,互相之间恶意竞争、争抢档案资源。 4.档案分散造成企业劳资办事不便 近期,局部在我中心存档的并轨改制企业的劳资人员反映,其在一个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档案被要求存在不 同的地方,导致他们对职工的后续效劳工作不方便进行,职工查找档案得到不同的地方去查找,企业劳资人员办理档案业务也得去跑好几个地方才能办完。 从202223年3月起,我中心存档人员退休需到局机关效劳中心和人力资源效劳中心办理退休手续,我中心只负责申报登记及档案移交工作,但经办几年来,因办理手续需要到几个不同部门,给存档人员造成较多麻烦。 5.人事代理缺少特色效劳 目前人事代理还处在单一效劳阶段,在很多业务领域里还是空白,缺少个性化、专业化的效劳,无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开展需要。 6.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尚未健全,局部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变化较大,对人事档案管理业务不熟悉,有待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抓好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要做到定期培训与平时学习相结合,每年进行新知识、 新技术专题培训,为他们提供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高新知识的时机。要注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提倡创新能力与对传统精华的继承相结合。构建一支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事档案事业开展的需要。 7.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在人才合理流动的前提下,必须强化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以确保其完整性、真实性。 (1)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人事档案标准化管理的气氛。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政策规定,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建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定期培训,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2)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政策法规。一是对过去不合时宜,制约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政策加以完善,建 立全国(至少是全省)统一的法律法规,杜绝各自为阵的现象。二是加强对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力度,标准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不准民营和合资人才中介机构从事人事代理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事调动业务,促进我国人才中介机构的健康开展。 (3)创新人事效劳形式。要不断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提高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经常了解用人单位和人才对人事档案材料的新要求,树立人事档案利用的“受众〞意识,变过去“守摊式〞效劳为“开发式〞效劳,重视研究人事档案用户的多方位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效劳。认真做好人员配置、经费来源、平安保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档案管理机构的标准化管理,促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朝着科学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方向开展。 (4)明确职责,理顺关系。组织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要本着对流动人员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与政府职能部门沟 通与协调,明确各自的人事档案管理范围。强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效劳职能,应以效劳为主,应充分表达公共效劳职责,逐渐减少收取代理费用。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效劳性质,财政部门在资金上应当向档案保管机构倾斜,给与必需的补助,发挥好档案托管机构的作用。 (5)建议将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职工档案在失业保险中心审核失业待遇后统一到专业存档部门进行托管,以确保其企业职工档案集中管理,方便企业职工及劳资人员办理档案业务,为存档人员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效劳。 第6页 共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