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清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下载文档

ID:1888793

大小:19.92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清原 中药材 产业 发展 情况 汇报 材料
清原县中药材产业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原创投稿 清原县中药材产业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十分欢迎省政协各位领导来清原县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按照要求,现将我县中药材产业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原县中药材产业开展现状 1、地理位置及资源情况。清原县位于长白山余脉,龙岗支脉,县域面积3921平方公里,下辖14个乡镇,188个行政村,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3.8万人,耕地面积56.8万亩,森林面积27.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到达73.8%。境内资源丰富、环境良好、温度适宜,是浑、清、柴、柳四大河流的发源地,大伙房水库52%的需水量来自清原,也是我省重要的水源修养林和用材林基地,被专家誉为“绿色屏障、四河之源、矿藏宝库、天然药园〞。现有境内野生中药材品种有560个,国家批准采收开发的品种就有20234种,已经人工驯化栽培成功龙胆草、穿山龙、威灵仙、玉竹、苍术、白鲜皮、辽藳本、黄精等30余个道地中药材品种,龙胆草、林下参等道地中药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特别是龙胆草已经成为我县的支柱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国份额的82%。 2、生产加工销售情况。到目前为止,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72.3万亩,其中:耕地中药材面积12.3万亩,林地中药材面积60万亩。中药材年产量2.66万吨,产值2023.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255元。中药材生产专业乡镇8个,专业村118个,带动农户2.2万余户,安置农村劳动力5000余人。成立中药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4个,其中:合作社54个,家庭农场2023个;开展百亩连片中药材基地240处,中药材加工企业6家,主要以烘干、切片加工为主,年加工量3450吨,产值15500万元,现有药材经纪人800余人、技术人员1200余人,产品销售主要是通过药材经纪人销往安国、亳州、吉林、上海、广州及东南亚等地区。 3、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县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在英额门镇、湾甸子镇、大苏河乡、敖家堡乡四个乡镇打造中药材u型产业带建设工程。目前,一期英额门镇、湾甸子镇中药材u型产业带工程已经建设完毕,开展中药材面积3.5万亩,u型带二期工程工程正在实施,一期和二期总面积达6万亩,共4个乡镇。并在核心区英额门镇椽子沟村成功举办“龙胆节〞活动。英额门镇被省农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分别授予辽宁特产“龙胆〞之乡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称号。 4、技术支撑和信息效劳情况。几年来,我县依托省农科院和市政府科技共建工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与多所科研院校长期合作,在技术人员培训、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先后引进黄精、苍术、白鲜皮等中药材品种和平地人参栽培模式,自主研发野生威灵仙人工归圃种苗繁育工程,并获得成功,被省种子管理局命名为“清育威灵仙〞。同时,人工种植龙胆草于1995年获农业博览会银奖;玉竹、细辛、穿山龙屡次获XX省优质品牌;2023年龙胆草通过国家gap基地认证;202223年国家质监总局通过“清原龙胆〞、“抚顺辽五味〞地理标志认证;202223年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清原龙胆品牌价值为1.17亿元人民币。2023年清原道地药材获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授予“北药道地中药材全国第一县〞称号,2023年我县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清原龙胆〞商标。 5、中药材产业政策扶持贯彻落实情况。我县自202223年被省政府确定中药材产业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以来,积极对上争取产业扶持政策,先后争取落实市“一县一业〞奖补工程、省农科院和市政府科技共建工程、省大伙房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特别是大伙房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对我县优化种植模式、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共计开展有机中药材面积37342.7亩,有机认证品种5个,面积2023254亩。同时,围绕省、市中药材产业奖补政策,县本级整合资金在基地标准化种植、根底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重点打造了英额门镇-湾甸子镇中药材万亩u型产业带工程,省、市各级领导曾屡次到此地进行参观指导,2023年,省政府赵化明副省长曾到椽子沟村进行调研,并对万亩中药材u型产业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中药材产业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生产加工能力缺乏。目前,我县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为6家,药材加工生产都以烘干加工为主,中药材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供应产品都是加工型初端产品。虽然近几年我县加强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特色是引进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但是受多方条件制约,药材深加工企业一直未能引进成功。 2、发挥品牌效应不高。“辽药六宝〞中的北龙胆,主产区就是我县。栽培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的82%。2023年获得gap认证,“清原龙胆〞202223年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202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清原龙胆〞商标;“清原马鹿〞是天山马鹿和梅花鹿杂交选育而成,从1972年到2022年经过30年的培育,2022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国家畜禽动物新品种,定名为“清原马鹿〞,五锯鹿茸产量到达34公斤,也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保护品种;抚顺哈什蚂(林蛙)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保护品种。但是,我们没有对自己的优势品种进行宣传和地理标志产品区域保护销售,未能显现品牌优势,品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缺少产业配套政策。至2023以来,省、市都没有出台相应配套扶持,仅依靠县本级每年整合资金,扶持产业开展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中药材是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工程,不仅种苗、生物农药、有机肥等投资大,而且水、电、路根底设施难配套,保鲜库、烘干室等根底设施无资金兴建,致使药民、合作社和初加工企业都很难承受。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开掘文化,积淀历史。文化在于挖掘,尤其是要把满族文化和满医满药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满药文化和历史。将龙胆传说、东北药王徐等一、六根黄精等故事编撰整理。同时要建设辽东清原中医药博物馆,将满族文化、中医中药传说、中药标本,尤其是“辽药六宝〞作为经典,发扬光大。 2、保护资源,持续开发。随着林业禁伐政策的实施和滥采滥挖导致很多野生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如白鲜皮、淫羊藿等。所以要建立道地药材稀有品种的种苗繁育基地,品种储藏驯化基地;尤其是“清原马鹿〞这个品种,我县饲养量最多时到达万头,目前缺乏400头,已到了灭绝的危机边缘。 3、标准种植,质量追溯。中药材种植一定要严格执行标准化、标准化种植,杜绝使用禁用农药,逐步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对中药材实行检验检测,并建立可追溯体系制度。 4、实施四大板块,促进三产融合。按照四大板块扎实推进,全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稳步打造具有辽东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园区。一是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区。按照gap生产标准,进行标准化种植。规模在200亩。二是道地药材品种展示园区。将我县境内生长的道地中药材品种归圃种植,同时注明品种名称、拉丁文、主要成效。规模在200亩。三是中医药加工园区。将中药材的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加工或医药工业、中药研发机构等相关工程纳入其中。规模在500—202300亩。四是中药材销售中心区。将我县所有农特(参茸)产品经销商集中到该区。同时到周边及东北三省进行招商入住。仓储、物流、药膳都在该区。规模在500亩。 四、中药材产业开展的意见和建议 1、争创省中医药全产业链示XX县区政策支持。将我县中药材产业开展与4+4三年开展方案相结合,全力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和省政府的支持。目前我县正通过市卫计委向省卫计委层层提出申请争创XX省中医药全产业链示XX县区,望省卫计委给予大力支持。下一步将按照我县中医药全产业链规划,继续做好招商引资相关工作,通过工程开发抓好落实。 2、中药材产业基地补贴政策支持。为全面推进中药材产业开展,我县方案开展集中连片的中药材基地,望省、市领导予以政策及资金扶持。 3、中药材标准生产体系建设支持。为了加强中药材标准化、标准化和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需对中药材基地进行质量检测和检验,全面提高我县中药材产业种植标准。同时开展中药材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实施“三品〞认证(即无公害、绿色、有机),全县方案认证面积5000亩,认证补贴200万元。望给予相关支持。 4、开展道地药材品种示范园政策支持。建立清原道地中药材品种示范园区,宣传、展示我县道地中药材特色品种,提高我县中药材产业知名度。同时,对中药材新品种种植进行试验和示范,为全县中药材品种选育提供资源储藏,望上级领导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