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汉川市九校届九年级10月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及答案.docx
下载文档

ID:1872696

大小:127.37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汉川市 九校届 九年级 10 第一次 联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2023—2023学年度(上)九年级第一次联考 化 学 试 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6 7—10 11—13 得分 一、选择题。(3’×6)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1.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以下有关实验现象的描绘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3、以下微观图是某些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4、以以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往试管中参加大理石 C.加热液体D.固体药品的取用 5、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完毕时,觉察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缘故可能是以下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搜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 A、除④外   B、全部 C、除⑥⑦外  D、①②③⑤ 6、用量筒量取溶液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局部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那么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6mL B、大于6mL C、等于6mL D、无法确定范围 二、填空题(13分) 7、(1.5分)有关空气成分的填空(填名称): ①小白鼠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能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②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受潮,说明空气中含有 ; ③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外表会构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 8、(4.5分)(1)写出以下反响①~③的文字表达式。 ①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②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③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 ④天然气燃烧: 甲烷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2)上述三个反响中属于化合反响的有(填序号) ,属于分解反响的有 ,属于氧化反响的有 。 9、(3分)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假设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试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 A: B: C: D: E: F: 10、(4分)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依照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响现象及化学反响原理(表达式),进展总结归纳并答复以下咨询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响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只写三个即可): A    、 B 、 C ; (2) 甲实验中,瓶底放少量水的缘故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1、(6分)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请你依照所学知识答复以下咨询题。 (1) 小雨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和F (填字母)进展组装,此反响表达式 。 (2) 装置B、C都能够用来制取氧气,比拟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C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3) 有一名同学欲用E装置排空气法搜集氧气,那么氧气应从导管口 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搜集满氧气的方法为 。 12、(6分)覃昉在完成了对蜡烛生成物的探究后,她接着探究了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4)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1) 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猜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天然气燃烧后有水生成 点燃天然气, ,并观察现象。 天然气燃烧后生成物中有水 天然气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点燃天然气, ,并观察现象。 (2) 在此探究实验中你还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 13、(7分)小雨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参加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二氧化锰参加水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 请你帮小雨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 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 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响后试管内的剩余物接着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B D C A A B 二、填空题。 7、(1)氧气 (2)水蒸气; (3)二氧化碳 8、①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②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③过氧化氢MnO2 ===== 水+氧气 (2) ① , ② ③ , ①②③④。 9、A、二氧化锰B、过氧化氢C、氧气D、铁E、高锰酸钾F、四氧化三铁 10、 (1)反响条件都是点燃;都是氧化反响;都属于化合反响 (其它合理即可)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11、 (1)F,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 操纵反响的速率和氧气的量 (3)a;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 12、(1) 猜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干烧杯罩住火焰上方。 烧杯壁有水滴 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上方,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天然气燃烧后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2) 天然气有可燃性。 13、 实验一 反响慢 实验二 无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实验三 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参加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比照(或对照等); (3)第一方面:比拟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响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化学性质没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