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安全管理论文》之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与无害化管理技术浅析.docx
下载文档

ID:1784243

大小:11.69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安全管理论文 2023 安全管理 论文 城市生活 垃圾 资源 无害化 管理 技术 浅析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与无害化管理技术浅析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无害化是城市垃圾管理的重要原那么之一。笔者首先给出了资源化、无害化的根本概念,阐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并对其管理、技术的实现途径进行了重要介绍,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积极意义。         【关键词】城市;垃圾处理资源化与无害化         垃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无害化是城市得以生存和持续开展的根底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城市环卫工作的核心。而现实中资源化概念的提升对垃圾处理行业产生的着极大的冲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是城市垃圾管理的重要原那么之一。尽管从方案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下的垃圾管理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这些管理的原那么没有根本上的变化。关于垃圾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问题,在技术和政策上的认识普遍存在混淆和争议。         1.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根本概念与辩证关系         资源化是指回收和转化利用垃圾中的有用资源,使之重新进入对人类有用的物流和能源利用中。无害化是指生活垃圾在经过科学的管理和处理后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环境。         从外表上看,要实现垃圾无害化原那么,需要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而资源化可以将垃圾转变成资源,变废为宝。尽管两个过程在资金流上是相反的过程,但在注重环境本钱开展的社会,两者之间存在着一致的辩证关系。无害化和资源化没有矛盾。无害化不是垃圾处理的目的,而是控制目标,资源化那么是垃圾无害化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资源化能够创造财富的同时,并缺乏以对垃圾处理实现经济上的补偿和平衡。资源化不是说明政府不需要再对来讲处理进行投入,也不说明垃圾处理不需要进行收费,资源化是垃圾处理的目标之一。从循环经济的高度来看,资源化比无害化具有更高的层次。         无害化和资源化是相辅相成。无害化支撑资源化,不考虑垃圾无害化,单纯从资源化出发索取的财富,是以牺牲环境本钱或者健康为代价的,也就是环境本钱的外部化。资源化为无害化创造条件,一个资源化效率很高的工程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垃圾无害化治理的投入。         从可持续开展观的角度看,更应该把资源化放在很高的高度上来认识垃圾处理行业的开展。中国21世纪议程也将大力推行城市垃圾资源化作为目标之一,垃圾资源化目标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意义同样重大。         2.实现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管理途径         市场化体制下,垃圾处理的具体实施者是企业,追求最大利润是企业的本性,监管水平是关系资源化和无害化执行效果的关键。比方,垃圾燃烧发电的飞灰是一种危险废物,如果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的话,企业需要支付的费用大约是1000元/t,甚至有的高达2022元,如果按照一吨垃圾产生的3%左右的飞灰计算,每吨垃圾的处理本钱将提高30~50元。类似的问题还包括垃圾燃烧产生的二恶英、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污染问题、堆肥产品中的重要金属问题等等。这些污染物的控制和监管水平,直接关系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经济平衡点。经营企业会倾向性寻找不按照危险废物处理的时机和可能,这时就需要政府的严格科学监管。         对于不同垃圾成分的资源化问题,政府需要分类加以区别对待。有些垃圾成分不需要政府引导,市场机制本身就可以很好地加以解决,比方废纸、矿泉水瓶等;有些政府应该提供一些有利的鼓励政策,促进资源化进程,如电子垃圾处理和堆肥等;还有一些可能根本无法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目前阶段资源化利用在经济上不可行。按照垃圾处理无害化的标准和协议,保护环境,为公众提供一个美好的环境。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竞争力和降低本钱,从而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技术进步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关键。         国家制定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为垃圾管理奠定了大的政策环境背景。但是地方配套不到位,制约了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也为技术路线的制定和选择带来很大的风险。例如对从事垃圾处理的企业可以获得税收优惠的鼓励政策,但是目前仍然没有确定是哪种税收优惠、优惠的幅度;大局部城市也不能提供垃圾燃烧上网电价的规定。这些问题使得企业在进入垃圾处理行业时无法准确得到资源化的价值,根本都是个案研究、一事一议,具有很大的不标准性,企业进入市场受到限制,已经进入市场的企业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制定仅仅从单一的角度出发,没有综合的、科学的开展观念,丧失了很多资源化的利益。一些政策调理和标准标准的制定过于草率,在国外一项标准的出台往往需要3-5年,在国内缺乏根底性研究资料的情况下,几个月九可以完成,科学性差。         3.实现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技术途径         分类收集是实施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的有效途径,将有利于降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的技术难度和本钱。没有分类的垃圾,由于垃圾中有机质高,使得填埋场渗滤液浓度高、产生量大;燃烧处理热值低;堆肥产品质量不高。目前,由于环境意识、管理水平和经济开展水平的限制,实行全面的垃圾分类收集尚需时日。粗分类可能是目前情况下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混合收集难以处理的途径。         垃圾处理如果不能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结合的话,完全丧失了意义。即使在起始端做到了分类,在收集时重新混合到了一起,不仅不能起到分类的作用,前期的分类也将不会得到贯彻和执行。在很多城市的试点证明,分类运输的效率很低。这与垃圾分类的种类过细有关,把垃圾分为干湿两类作为过渡阶段,在公众投放时非常方便,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实现。         三种主要的垃圾处理处置方式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填埋造成高浓度大量渗滤液的污染、土地资源的大量占用、填埋气体带来的平安隐患和温室效应;垃圾燃烧的飞灰和二次污染问题、投资和运行本钱高;堆肥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销路等。由于我国不同的城市经济开展水平、土地紧缺程度和肥料市场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技术选择也是不同的,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国外的开展经验也充分说明这一点。         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垃圾处理商业和公益的不同定位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将明晰政府、公众和企业三方的责权利关系,促进城市垃圾处理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赵由才、牛冬杰、柴晓利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2023.1.9化学工业出版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