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docx
下载文档

ID:1763373

大小:21.74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县政府 办公室 政务 公开 工作情况 汇报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县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今年年初以来,我县政府办公室认真按照xx市政务公开阳光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全县公共企事业单位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在市政务公开办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在上半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上半年工作情况(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以完善的机制全力把政府办的政务公开好事办好。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县政府办公室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时充实和调整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也分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形成了县、乡、部门三级联动的政务公开网络。同时,我县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单位内部的有关科室和人员,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今年以来,我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两次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省、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其他有关政务公开的文件、规定,并研究政务公开有关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六项制度。我县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审议、评议、反响、备案和监督等六项制度,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三是抓好示范建设。积极开展创立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示范单位活动,树立XX县行政审批大厅为我县政务公开的窗口,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先行,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二)严格管理、标准建设,以提高办事质量确保将我县的政务公开实事办实积极推进一般事项公开向重点事项公开、结果公开向全过程公开、自定公开内容向群众点题公开“三个转变〞,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我们主要做到“三个更加〞: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下发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对政务公开的范围、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形式、政务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区根据文件精神,按照组织健全、制度严密、标准统一、运作标准的要求,做好政务公开以及已公开内容存档备查、备案等工作。各乡镇还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制定各自贯彻意见,做到不仅公开集体经济开展、财务开支等情况,而且公开扶贫救济、宅基地审批、土地征用、工程招投标等情况,为村务公开带好头、做样板。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工程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催促检查,现大局部单位都能够自觉地、及时地进行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权、钱、人、事〞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例如我县实行工程采购招投标制度,上半年招投标办共对48项工程实行招投标,方案招标额21651 万元,实际市场成交额17956万元,节省资金近3700万元。(三)集思广益、创新载体,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来提升我县政务公开工作的效劳内涵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栏这一公开形式的根底上,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那么认真创新政务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一是拓展公开形式。1、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把政府门户网站列为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途径,开设了政务信息、政务公开等专栏,内容涵盖法规规章、政府文件、招商引资、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资源。2、建立XX县行政审批效劳中心,目前中心共有132个审批事项进入,涉及30个局。中心自运行以来,累计受理各类审批事项3269项,办结3269项,办结率100%,满意率为100%。,极大地提高了审批速度。3、注重有效发挥县有线电视台等媒体的作用,让不同层次的群众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尤其是按照市政务公开办的统一部署,在今年的5月份我们集中开展的政务公开日活动中,全县各部门积极参与,活动期间共接待咨询人数几千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近万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气氛。二是按市政务公开办的部署,建立并推广的“114政务咨询 〞已经实现了县域的全面覆盖,全县38个单位和17个乡镇设立的咨询和监督 现在运行良好,进一步拓宽为民效劳渠道,真正为百姓提供了最直接、最便捷的效劳(四)依法而为、强化监督,以完善的制约机制保障我县政务公开工作的公正透明在狠抓内部制约机制的同时,重点以行政许可法实施为突破口,抓好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标准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一是强化督查制度。将政务公开工作与、行风建设综合进行检查、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创满意单位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把公开内容和工程关,既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搞半公开、假公开,又防止不该公开的乱公开。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集中专项检查与人大政协视察检查相结合。同时,鼓励广阔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积极反映公开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公开工作更加扎实、有序开展。今年来,我县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专项督查、行政执法检查、明察暗访活动,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责令单位整改,有效地保证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二是推行定期通报制度。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定期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近期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努力做到政府和公共资源配置等重大事项都公开进行,标准运作。县委、县政府还提出要求,但凡重大决策,都要注意倾听社会各界和广阔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行决策前的社会通报、公示,并在决策后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如:近海绿洲的相关规划设计方案确实定,先后经历了征求外出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有关部门行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把形成的初步方案向社会公开,再次征求群众意见,最后形成的规划设计方案得到了全县干群的普遍赞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县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乏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单位的领导对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缺乏,存在着怕失权,不愿公开;怕麻烦,不想公开;怕监督,不敢公开的思想。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还有少数单位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不够重视,工作进展缓慢, 公开成效不明显。三是公开内容不够标准。一些单位在公开的内容中,办事的依据和职责多,公开办事的结果少。四是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一些单位被动接受上级检查的多,自觉进行自查和抽查的少,个别单位对查出的问题整改不够及时。新闻舆论监督也有待加强。二 、下一步工作打算1、抓考核促提高。一是把政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发动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与年终干部考核相挂钩。二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在明确职责的根底上,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2、抓先进促后进。以示范单位建设为抓手,培育和挖掘政务公开工作的先进典型,对做得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追究有关领导责任。3、抓制度促标准。以建立应公开单位定期汇报政务公开工作制为主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标准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在确保全县应公开单位公开率达100%的根底上,重点抓好公开形式、公开实效等标准化建设和建立健全“四项制度〞,即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务公开评议和考核制度;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告制度,促使我县政务公开工作朝标准化、制度化方向开展。4、抓督查促落实,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加强行政层级监督和专项监督。县政府监察、审计和法制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实施专项监督;各级政务公开牵头负责部门,进一步加大催促检查的力度,逐级开展督查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应公开单位进行明查暗访,通报督查情况,催促落实政务公开工作。二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群众的监督,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等社会监督的作用。在以完善投诉信箱、监督投诉 等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根底上, 通过各部门开设114政务公开 这个监督投诉受理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进一步拓宽便民的监督形式和方法。三是推行政务公开监督员队伍建设,完善政务监督员工作机制,发挥政务监督员作用,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政务公开工作。5、抓重点促深化。一是突出政务公开的重点领域。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切合实际,稳步实施〞的要求,在深化完善和稳固提高上下功夫,加大“真公开〞 的力度。特别是把与群众联系密切的领域、行政执法领域和涉及“权、钱、人〞的管理领域作为我县推行政务公开的重点。同时,要求按照有关规定,对上述领域的行政事项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态度、时效等方面作出承诺,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二是突出政务公开的重点环节。继续开展政务公开目录编制工作,对县政府及其部门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责任单位等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继续优化审批办事效劳,对各项办事指南的公开进行进一步细化。从办事者的角度出发,将整个办事流程详细告知群众,对每个环节的疑难作出说明解释。借助计算机网络手段,设置完整直观的政务办理效劳指南,让群众一目了然,方便办事。探索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权力约束机制,确保执法处分公开公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