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寒假20天提升作业第5天__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无答案.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023 学年 新教材 高中物理 寒假 20 提升 作业 _ 实验 探究 小车 速度 随时 变化 规律 答案
第5天——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建议用时40分钟) - 4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关于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且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再断开电源 2. 在实验中,利用纸带上的数据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以速度v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某次实验中某同学描出的点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上一共描出了10个点. 下列思考有道理的是(  ) ①这10个点无论如何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小车运动的v-t图线不可能为一条直线,而应为一条光滑的曲线 ②这10个点中有6个点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它们在一条直线附近,只有F和B两点离这条直线太远 ③在8个点当中只有4个点能画在一条直线上(A、D、G、I),有6个点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定不能表示小车运动的规律 ④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E、H、J)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与直线偏离较大的点(B、F)则可能是实验中出现错误造成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做法不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4. 用速度传感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测得小车经过各时刻的瞬时速度如下: 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瞬时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8.0 138.0 为了求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θ,用公式a=tan θ 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即为小车的加速度 5.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6.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 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必估读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D.作v­t图象时,所描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 二、多选题。 7. 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2­1­6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 图2­1­6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s 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s 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 m/s 8.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C.可表示出最接近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9. 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关于作出v-t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确定了v-t图象中的两点,就可以得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因此,实验只需要测出两组数据 B.作出v-t图象时,所取的点越多,图线就越准确 C.作出的v-t图线应该通过所有的点,图线曲折也可以 D.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 三、非选择题 10.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已知电火花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调整倾角,使小车能够匀速下滑. B.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C.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将纸带穿过限位孔. E.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F.选择220 V交流电源并接好电路. G.选择6~8 V直流电源并接好电路. H.选择6~10 V交流电源并接好电路. 选择其中必须的实验步骤并按正确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周期不正常,比已知的T略大,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1. 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图甲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 (1)根据运动学有关公式可求得vB=1.38 m/s,vC=________m/s,vD=3.90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利用求得的数值在图乙所示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v-t图象(从打A点时开始计时).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0.12 m/s,此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纸带,A、B、C、D为四个计数点,且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纸带上各点对应尺上的刻度如图所示,则vB=______ m/s,a=________ m/s2. 13.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两次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是t1=5×10-2 s、t2=3×10-2 s,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t=0.15 s,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乙所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