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
下载文档

ID:1738779

大小:27.26KB

页数:1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市委 工作会议 致辞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刚,李群书记代表市委作了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竞争态势,从实现赶超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更高的任务目标。李群书记的讲话对形势分析透彻,目标鼓舞人心,思路清晰明确,措施扎实有力,反映了全市广阔干部群众加快开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是新阶段抢抓机遇、加快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开展的发动令。李群书记的讲话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全市上下要抓住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大临沂、新临沂,这就是我们的总目标、大目标。所谓大临沂,就是经济总量大,人民生活水平高,经济综合实力强,大而富、大而强、大而美;所谓新临沂,就是城乡面貌新,工作机制体制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新,展现沂蒙人民的新变化、新风貌、新形象。在这个大目标下,市十次党代会和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了三个具体奋斗目标,这就是“奋战三年过千亿,打好根底翻三番,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建设鲁南苏北区域中心特大城市;建设商城、水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实现一个总目标、三个具体奋斗目标和这次会议市委提出的工作目标,统一思想认识,对照先进找差距,自我加压定措施,负重奋进求突破,增强加快开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以高昂的热情、十足的干劲,推动全市经济建设实现跨越式开展。为进一步落实好李群书记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我再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设大农业,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上实现新跨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建设大农业,就是跳出农业抓农业,站在全局抓农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抓好“三减三增〞,即:减少粮田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减少低附加值产品生产,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减少农村人口,增加非农产业和城镇人口。目前,我市粮田面积仍有202300多万亩,种植结构调整的余地较大,必须下决心压缩粮田面积,争取每年调减50万亩以上,到2023年调减200万亩左右。粮经结构调整以后,粮食生产要依靠科技,提高品质,增加单产。经济作物要在扩大花生、蔬菜、林果、黄烟等高效作物种植的同时,重点引导农民扩大中药材生产,将其培育成我市农村经济开展的特色产业和重要生产基地。再就是要围绕扩大板材生产规模搞好以速生林为主的林木生产,形成林板一体的产业化生产体系。要大力开展畜牧业,尤其是要引导城郊农民大力开展奶牛生产,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奶牛饲养量到达2023-15万头。要发挥我市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多的优势,带动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农产品加工、出口转化增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国内外叫响“沂蒙山〞劳务输出的品牌,把人口大市变成劳动力资源强市。 二、培育大龙头,在强县、强乡(镇)、强村、强企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强县、强乡(镇)、强村、强企是我市经济开展的领头羊,起着龙头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也是一个地方综合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表达,必须下大力气加以培植。在强县培育上,要用足用活省委、省政府培植30个强县,扶持30个弱县的政策措施,借助外力,启动内力。要切实简政放权,但凡能够放到县里的权力全部放下去,激发县域经济开展的内在活力,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有2-3个县进入全省综合实力30强,1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在强乡(镇)、强村培育上,各县区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乡(镇)、村(居)经济快速开展,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有5个乡镇财政收入过亿元,20个乡镇过5000万元。在强企培植上,要千方百计为企业的开展扫清障碍,排忧解难,只要有利于企业开展,就要千方百计支持,力争两年内金锣、江泉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三至五年内有5家企业过50亿元,有20家企业过2023亿元。 三、开展大民营,在膨胀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总量上实现新跨越 像我们这样一个国家重点投资很少的地区,今后加快开展的希望在民营经济,潜力也在民营经济。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温州学习、向德州学习,把民营经济作为第一增长点来抓,让整个民众热起来,让整个临沂活起来,争坐山东民营经济的“头把交椅〞。我们有这个条件,也有这个优势。因此,各级对民营经济开展的目标要再提高,政策要再宽松,培育力度要再加大,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唱主角,力争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新增就业占全部城镇就业人数“三个比重〞每年都以8个左右百分点的速度递增,五年内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到达85%以上,实现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0%以上,从业人员占全市职工总数的80%以上。市委、市政府近期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开展的决定,各级要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要鼓励支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积极参与民营经济开展,让全市民众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活起来。要坚持一手抓铺天盖地,一手抓顶天立地,在促进面上开展的同时,扶优扶强,争取每年有300家以上企业进入规模以上行列;并排出民营企业50强和出口创汇企业30强进行重点培植,力争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创汇两年翻一番,让现有民营企业最大限度地活起来。 在政策扶持上,要进一步放开民资进入的领域,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允许优势企业向社会吸纳资金,让民间资本最大限度活起来。 四、推动大开放,在加快经济国际化上实现新跨越 参加wto之后,区域经济更多地融入国际经济主流,走出家门便是国门,必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求开展、求突破。各级一定要把握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树立大开放的观念,以更大的胆略,更灵活的措施,推动外经贸工作的大开展,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的进程。首先,要紧紧抓住我省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契机,根据我市实际和日、韩、台产业转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加大对日、韩、台投资工程引进,积极贴近或挤入我省新的产业协作区。其次,要大力培植加工贸易新的增长点。我市现有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只有30余家,仅占出口企业总数的4%,开展加工贸易的潜力很大。各级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组织引导好企业“走出去〞,寻求合作,延伸生产链条,对外承揽加工贸易业务。到年底,全市要新增加工贸易企业20家以上。各县区也要争取有新的突破,今年加工贸易企业不许出现空白;根底较好的乡镇也都要争取有加工贸易工程上马。到2023年,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要占到外贸出口总额的30%以上。第三,为促进我市的对外开放,要尽快建设新的高标准的临沂口岸,使口岸功能、监管模式、运行方式等符合经济国际化的要求,更好的发挥口岸的通道作用,降低商品出口疏运本钱,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效劳。 五、构筑大“都市〞,在提高城市化水平上实现新跨越 适应区域经济竞争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提出,以青岛为核心,加快建设半岛城市群。从我们周围城市的开展态势看,北部淄博、潍坊已初步构建起大城市的框架;西部济宁早已开始规划建设以济宁、兖州、邹城、曲阜为核心的鲁南特大城市群;南部徐州是XX省规划开展的三个大城市之一,连云港的快速开展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周围城市的快速膨胀和开展对我们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从我们自身情况看,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城市化水平已有了一定提高,临沂城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市区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现在省政府也已将我市定位为鲁南苏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说,我们目前已具备了加快膨胀城市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的根底条件。我市面积大、人口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不管是自然条件还是经济条件,农村和城市的差距都较大,根据区域经济开展的理论,农村和城市不可能也不具备条件实现齐头并进开展,现实的选择就是加快临沂城的膨胀和开展,提升规模档次,使其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开展的龙头。为此,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全面论证,下决心争取用五到十年的时间,临沂城人口到达200万的规模,各县城人口到达20-40万的规模,中心镇人口到达5-2023万的规模。初步推算到2022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到达34.3%,202322年到达40%,202322年到达45%,2023年到达60%。在工作中,一是要突出规划这个龙头。临沂城要按照“一河四片〞来布局,围绕沂河这条主线,以河为轴,沿河而建,重点规划建设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工业区,以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商贸物流区,以大学城为主体的文化教育区和以行政中心为主体的行政效劳区,城市规划区面积由现在的42023平方公里扩展到600平方公里,2023年前完成城市规划整体修编工作。二是加快水城建设步伐。尽快开工建设沂河刘道口拦河闸工程和沂河、p河两岸80公里滨河大道工程,按照水城总体规划,搞好配套工程建设,真正使沂河两岸成为临沂一道亮丽的风景。三是着力打造生态城市。尽快完成30万亩环城森林绿化带工程,新建道路要留出足够的绿化带,XX县区见缝插绿,XX县区高标准搞好绿化,2023年根本完成创立园林城市工作。 六、办好大市场,在商贸物流业开展上实现新跨越 站在全国、全省看临沂,真正称得上优势的就是大市场、大物流,但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档次偏低,交易方式落后,竞争能力不强,而且有的呈现出萎缩的势头。与温州相比,我们的市场建设落后于人家几代。就是我们周边地区也都在抢抓机遇,建设高档次的物流园区和大市场,聊城的香江大市场、徐州的农副产品市场、淄博的服装、陶瓷市场等,规模之大、档次之高,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克服封闭自守的思想观念,加大市场改造和提升力度,保持和扩大我们的物流优势。一是调动市场投资主体改造市场的积极性。各级必须充分认识目前传统市场面临的严峻形势,整合力量,形成拳头,在统一规划的根底上,有重点地对现有市场进行改造和提升,支持有实力企业参与市场的改造和建设,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二是引进外资改造市场,建设现代物统园区。近期集中力量抓好澳龙国际物流城、香江集团中国商贸城、台北新城等物流工程建设。三是积极开发新的市场工程。借助临沂批发市场形成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立足我市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搞好新兴市场的建设,近期可以考虑围绕中药产业化基地建设,新建中药材市场、具有先进交易手段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韩国商品市场等。四是依托工贸开发区,促进产业与市场的融合。重点是吸引浙江在我市经商的6万多名客商,把自己或亲友的加工企业转移过来,实现就地加工、销售。同时,对本地客户引导其变单纯的市场销售为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提高市场地产品占有率,为市场的长期繁荣活泼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期要按照工贸开发区总体规划,搞好板材加工园区建设,促进板材加工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七、创立大园区,在开展载体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园区是经济增长点的载体,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载体,是加快城市化的载体。近年来,兴旺地区经济快速增长,都是靠各类园区强有力的拉动。我们要近学济宁,远学江宁,加快园区培育建设的步伐。一是抓重点,形成园区梯次结构。市里继续集中力量抓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工贸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建设。近期,着力抓好经济开发区起步区“几通一平〞根底设施建设,为工程尽快入园创造条件。各县区要收拢拳头,结合新城建设集中抓好一、二个重点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吸引工程和资金的载体。有条件的重点镇,可以创办一处有特色的园区。二是抓规划,建设高档次园区。按照“起点高、特色浓、整体性、超前性〞原那么,高标准搞好园区规划,视园区情况,可以在园区内规划建设产业相对集中的“园中园〞。三是抓工程,尽快形成规模。重点落实好供地、税收、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本钱,吸引大工程、工业工程、高新技术工程进入园区。要确保园区投入强度和投入产出比例,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防止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要创新园区经济指标统计和财税分成体制,吸引县区、乡镇招商引资工程到市里的开发XX县区里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