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doc
下载文档

ID:1722072

大小:12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体态 律动 教学 中小学 音乐教育 中的 应用
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用 冉进飞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和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意识到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里不可缺少的部分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进而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而体态律动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教育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开发中小学学生的音乐潜力,帮助学生实现音乐素养的提升。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意义(一)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体态律动教学通过音乐带动学生的肢体动作可以最大程度地解放学生的音乐天性,让学生以一种自由舒服的状态来面对音乐,自然而然地用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带给他的感受,进而老师可以直观地看出学生的对音乐感受及其表达能力的高低。然而音乐能力除了看学生个人天赋外也同时离不开老师的细心开导。通过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力,更加充分地理解音乐旋律的音乐内涵,有助于老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开展更深入的音乐教育。(二)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较低,可能会认为音乐课就是教他们唱歌的课而已,但是其实音乐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歌曲的演唱,还有节奏、节拍和音乐情绪表达。通过体态律动教学可以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变化,节拍留白带来的遐想空间和音乐情绪的起伏变化。这些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惟妙惟肖的音乐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就会给学生学习音乐带来足够的动力。因此,体态律动教学对老师进行音乐教育大有脾益。(三)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将刻板的音乐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音乐动作。一方面,这样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理解音乐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于理论类的知识接受能力较低,而通过身体动作往往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降低学生的遗忘率。除此之外,体态律动教学还可以改善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将传统枯燥的灌输式音乐教学方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活跃度,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在音乐中获得更多的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二、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方法(一)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来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虽然音乐教育不完全是歌曲演唱,但是歌曲演唱占据了音乐教育的中国要内容之一。但是,要想教会学生一首歌除了要让学生熟悉它的旋律之外,也要让学生熟记它的歌词。所以,老师们就发现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来让学生更加容易又完整地记住歌词。比如,在教学生们唱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随着歌词设置一些小动作,“春天在哪里”这句歌词出现频率较高,老师可以在唱这句歌词时可以和学生示范如何表现出疑问状,例如摊开手、摇着脑袋等等。同时后面自问自答的回答“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可以一起指着自己的眼睛。在演唱的时候加入动作可以在听觉和视觉双重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歌词的印象,同时音乐带动下的身体律动又会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海马区,使之变得更加的活跃,加强学生对歌词和旋律的记忆,让记忆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二)应用体态律动教学加深学生对音阶的认识 中小学音乐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普及基础乐理知识的同时带给学生美好音乐体验。基础乐理知识就比如对 do、ri、mi、fa、sol、la、si、do 的认知,可以说它们是通往音乐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音乐世界里的一种通用语言。但是对于一些从未接触过乐理知识的学生来说,要想准确掌握它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老师们想到了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来帮助学生。通过一些直观的动作来体现音阶的高低,唱最低的音阶时,比如,可以蹲在地上表示低音,同时也更容易发出低音,然后随着音阶的升高逐渐地让身体向上站立伸展,从蹲到半蹲最后到仰头站立,随着动作改变发音高低也要随之改变。这样的乐感小游戏可以活跃课堂,带动学生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基础乐感,进而学生的乐感,还能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感知能力 不同的音乐就会有不同的旋律,有的欢快有的激昂,同时,每个主体在欣赏音乐时所感知到的情感有所不同,根据音乐节奏、音色去感受不同的音乐,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对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学生能了解音乐的节奏,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音乐共情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体态律动教学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音乐理解的最佳途径,学生们运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时,既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仔细地享受音乐,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舞动身体,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勇于在人前展示自己,向他人传达自己的音乐理解。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表达自我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的心思變得更加细腻,促进学生思维的完善。比如,在感恩的心中,歌曲的前半部分是深情地诉说,后半部分是发自内心的呼唤,感受前后情绪的变化就是这首歌的关键点。三、结语“音乐”这一词中的“乐”其实既是指代“乐理”,更重要的是在强调“快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通过体感律动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快乐的能力,这也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收获快乐的知识,享受快乐的成长过程,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参考文献 1李桂梅.论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03):154.2罗英香.体态律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N.科学导报,2017-06-13(C0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