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的提案内容及.docx
下载文档

ID:1680839

大小:44.92KB

页数:4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建立 多层次 农业 保险 体系 新农村 建设 提供 保障 提案 内容
关于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的提案内容及 第一篇:关于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的提案内容及关于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的提 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2929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2929号提案内容 202322-02-2023案由:关于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的提案提案者:李钺锋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中国保监会会同财政部研究办理 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业灾害损失、创造良好农业生产环境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措施的重要手段。重视农业保险是鼓励和扶持城市资本投资农村,促进经济开展、推进社会保障,造福广阔农民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业保险开展的现状 农业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的行业,需要农业保险作为生产保障。尽管国家在农业保险方面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局部保险公司也在尝试农业险,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农业保险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品种类单 一、投保条件苛刻、承保机构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大多数保险公司仍未开展农业种养殖险种,以至于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甚至就没有保险公司承保。 2023年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对重庆试点推行的烟叶种植保险的探索,采取投保人(龙头企业)缴纳全额保费,被保险人(各烟叶种植农户)不出一分钱的保险模式,最后的结果是,收取的烟叶保险保费是800万元,最后确定的赔付额为660万元,赔付率高达82%。这一次的失败尝试显示出,在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下,只依靠商业保险公司自身运作是难以推动农业保险业市场的长足开展以及发挥其对农业产业的后备保障作用的。 二、具体建议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确保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促进农村经济开展,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一体化的目标得以实现,国家应当及时出台相关的政府规定,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先导,鼓励和扶持有实力的商业保险和民间资本逐步进入该领域,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市场的长足开展。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一)政府通过新设或转型等方式成立专业保险公司,探索成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国家可以通过政策性补贴的方式,以政府出资新设成立或现有政府控股的安诚财产保险公司转型等方式,扶持几家能解决农村综合产业开展需要的区域性农业保险公司,或干脆成立一家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提供更为完善的保险理赔品种,覆盖农业产业的投资风险品种,拓展农业保险市场。中央还可以设立农业巨灾保障基金,在发生重大疫病灾害时保险公司无法赔付时,由基金进行垫支赔付,一方面增强靠天吃饭的农业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能扶持保险公司能维持正常运营,彻底改观现有农业保险品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问题。 (二)吸引民间资本组建专业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农业保险领域。 国家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推动其开拓农业保险领域这一尚未开发且前景巨大的市场。国务院可以借鉴上海等地建立专业化保险公司的成功经验,扩大政策性或补贴性农业保险覆盖面,通过支持组建民营股份制保险公司吸引民间资本包括外资进入农业保险领域,以推动农村经济的产业多样化,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开展。 (三)出台地方性扶持农村保险的政策法规,吸引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鉴于我国专业农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应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转移分摊机制,出台全国或地方性农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无力承担的保险范围实行低费率和高补贴政策,借鉴XX市地方政府“农村开展风险资金+投资参保资金+保险公司承保〞的模式,考虑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具有成熟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的外地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入驻,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或成立子公司的模式开展农业保险效劳,既可起到加速覆盖农业保险品种的作用,又可带动全国范围内专业农业保险体系的标准建立。 2929号提案复文202322-02-2023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322年6月9日以保监产险(202322)503号文函复: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的提案收悉。我会高度重视,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所指出的,农业保险是农村社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农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对于提高农业防灾防损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保证农业和粮食生产平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政策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开展,也十分关注农业保险的开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2022年以来连续6年的中央1号文件、国家“十一五〞开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开展的假设干意见等都对开展农业保险提出了明确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也屡次对开展农业保险问题作出重要指示。 一、农业保险开展根本情况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业保险获得前所未有的开展,呈现出“业务规模快速壮大、覆盖领域逐步拓宽、功能作用逐步显现〞的特点,在提高农业防灾防损和灾后恢复生产能力,完善农村社会支持保护体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效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业务规模迅速扩大 202322年,农业保险承保各类农作物5.32亿亩,各类牲畜、家禽4.7亿头(羽),参保农户达9000万户次,为农民提供了2397.4亿元风险保障。 种植业保险方面,共承保主要粮、棉、油料作物4.05亿亩,提供风险保障1540亿元。养殖业保险方面,承保能繁母猪4759.3万头,提供风险保障433亿元;承保奶牛174.1万头,提供风险保障94亿元。 自202322年8月按照国务院部署启动能繁母猪保险试点开始,至202322年8月22日能繁母猪保险第一个承保周期结束,全国共承保能繁母猪4355万头,承保覆盖面超过90%,较好地完成了国务院“应保尽保〞的工作要求。 (二)效劳领域逐步拓宽 一是保险责任不断扩大。种植业方面,将广阔农户反映强烈的旱灾和病虫害纳入保险责任。养殖业保险方面,根本已承保所有动物疾病(疫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政府扑杀。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承保的保险责任已较兴旺国家更为宽泛。 二是积极开发新型农业保险险种。目前全国开展的农村保险险种达160多个,覆盖了“三农〞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9大类: 1、种植业保险,以深入开展大宗粮油作物保险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等重点农作物保险; 2、经济作物保险,以地方特色经济开展为重点,开展了烟叶、橡胶、瓜果、林木、蔬菜等农村特色作物类保险; 3、养殖业保险,以加快畜牧产业开展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办了能繁母猪和奶牛、在地方开办了生猪、家禽等养殖业保险; 4、渔业保险; 5、农机具保险; 6、农民的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包括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与新型合作医疗、方案生育保险等; 7、农民财产保险,如农房保险、农作物大棚保险,农田水利根底设施保险等; 8、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农村主要劳动力意外伤害保险、农村学生平安保险等; 9、结合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深入探索天气气象指数保险、农产品价格保险、农民小额贷款信用保障保险、农产品质量保险和食品质量平安保险等。 三是不断扩大覆盖区域。以全国性保险公司和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组成的农业保险经营网络初步形成,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各省区市。 (三)功能作用逐步发挥 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在应对202322年东北旱灾中,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为140余万受灾农户的152.3万公顷粮食作物支付赔款8.3亿元,占当年XX省灾后生产恢复重建资金的25%。在应对202322年初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仅能繁母猪保险赔款就近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区重建工作。 二是保障农民生活。202322年,农业保险向1400万户农户支付赔款70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状况。其中,种植业保险赔款46亿元(其中主要粮、油、棉作物保险赔款39.5亿元),养殖业保险赔款24亿元(其中能繁母猪保险赔款17.5亿元,奶牛保险赔款1.5亿元)。 三是提升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保险公司投入资金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与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开展数据共享、防疫共建等合作,提高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如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投入5000余万元,实施人工干预天气202300余次,发射火箭弹5万余发。 四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通过保险方式将政府临时性的救灾行为转化为标准化、透明化、市场化的灾害应对机制,转变了政府职能,使灾后农民能及时恢复生产和生活,保证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根本生活的稳定。 五是增强了农民的风险意识。 二、关于委员建议的意见 虽然农业保险开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正如您所指出的,农业保险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较小、险种比较单一,经营本钱较高,政策性属性与纯商业化运作存在在矛盾等问题。我会非常赞同提案中关于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的建议。 关于成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的建议。我会非常赞同您的意见。自2022年开展试点以来,我会先后批设了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和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等4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这些专业性农险公司的设立,均得到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他们在各自的经营区域内都处于农业保险的主导地位。在条件成熟、风险可控、经营稳健的情况下,我会也鼓励他们逐步拓展机构,向外地输出农业保险经营经验和管理技术,为更多的农户提供优质的保险效劳。 关于吸引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和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建议。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采取了政府给予支持、商业保险公司运营的模式。从经营模式上看,包括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保险公司为政府代办和政府政策支持下的保险公司自营3种模式。从国际经验看,各国根据国情的不同,采取了多种组织形式。如美国、西班牙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经营的模式,加拿大、法国采取政府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的模式,日本那么采取建立独立的农业保险体系(全国农业保险共济组合)的模式。实践证明,我国目前试点的以政府政策引导、商业(专业)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主的模式,能够充分调动现有保险机构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金融支持三农的覆盖面和水平。新设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网点铺设等管理本钱问题,另外,财政部表示,财政兜底又可能产生“二次出资〞的情况。因此,现阶段重点在于做好试点工作的推广。我们将积极配合有关部委,认真研究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建议。 关于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我国农业保险领域的建议。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包括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互保协会、外资农业保险公司6种形式。它们的资本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保监会鼓励、支持各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资本,积极参与农业保险体系的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