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局长在全市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docx
下载文档

ID:1595447

大小:17.44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局长 全市 依靠 科技 促进 经济发展 座谈 会上 讲话
局长在全市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开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近几年来,市农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以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良种补贴工程〞、“测土配方工程〞等为手段,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全面提高广阔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到达95%以上,科技对农业的奉献率到达45%以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切实把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我们充分认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大对基层农村人员和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专门成立了“农业技术专家效劳团〞,制定了实施农民技术教育培训规划,真正把我市农业的开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大力实施农民技术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一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利用播送、电视、报纸、音像资料、农技热线、科技下乡、宣讲团、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宣传推广,把农业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及时送到千家万户。05年,全市农业局系统共组织536次农业科技效劳活动,专家人数达33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0余万份,受益群众达12023万人次。“农技热线〞专家值班460人次,解答群众技术难题2300余个。今年,我们还要抓好30万户的信息入户工程,同市移动公司联合,每天向全市30万农民移动 用户免费发送两条农技短信,目前准备工作已根本就绪。 二是对农民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我们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指导思想,以农广校为教育基地,开办了种植、养殖、果品加工、经济四大门类20多个专业,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中专、中专后继续教育和绿证教育,今年共招收中专生647人,绿证教育2.3万人,全市累计培训绿证学员到达18万余人,培养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的科技致富带头人。在“绿色证书〞培训的根底上,进一步对农村优秀青年开展以科技为主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自2022年以来,我市xx、xx、xx、xx、xx、xxx分别被农业部定为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示XX县区,累计培训1.2万人,为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持久有效地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在“绿证〞学员中,涌现了许多农民致富带头人,全市共建生产示范点167个,较好地促进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开展。 三是实施“阳光工程〞,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专门召开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及“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会议,成立了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出台了考核、奖惩政策,实行目标管理。“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抓的紧、抓的实,抓的细,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05年,全市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12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2023万人,技能培训2万人,培训涉及建筑,计算机,家政、缝纫、餐饮等20余个专业。目前,我市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已步入良性运行的快车道,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三、深入基层,抓好科技推广工程实施 一是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当前农业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搞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不仅是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也是节本增效,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今年,我市将完成500万亩的测土任务,配方施肥要到达300万亩。 二是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我们重点狠抓良种补贴工程的实施工作,通过认真制定工程区规划、选定品种、招标供种、发放补贴券良种良法配套等工作,顺利完成了347万亩良种补贴任务。抓了民权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XX县区闫庄新村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中心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市农作物品种利用水平,使我市优良品种覆盖率到达98%。 四、几点建议 1、xxx是经济欠兴旺的农业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偏低,从而导致农民参加农业技术生产技能培训时机少。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线断,人散网破,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偏低。 2、农业部门经费紧张,农业技术人员没有进修培训时机,专业知识老化,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第4页 共4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